2016年5月14日,“悬崖村”十多名小学生从山下的学校爬17段藤梯回家。新京报报道后,“悬崖村”开始被外界所关注。


2016年11月19日,当时三年级的“悬崖村”孩子吉巴哈呷第一次爬新钢梯回家。据了解,钢梯从2016年8月开始启动修建,2016年10月初步修建完成,后又在一些危险地带增设了钢梯。

 

2020年5月13日,被称为“悬崖村”的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村民背负家当,沿着“天梯”下山,前往县城新居开启新生活。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又被称为“悬崖村”,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 米。过去,2556级的钢梯是村民唯一进出的路。如今,村民要告别爬“天梯”的日子了。5月12日至14日,84户精准扶贫户陆续搬进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昨天(5月13日)是村民某色达体(以下简称“达体”)一家搬家的大日子。早上7时许,达体正进行着最后的收拾。他说抽到了一套居住面积100平方米的易地搬迁安置房,将在那里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2020年5月13日,达体早早起床整理仪表。

 

达体背着行李,准备下山前往县城新居。

 

上午9时15分许,达体与妻子背着行李,手脚并用地倒退走下钢梯。一段钢梯角度几近于垂直,连达体也需要两只手拽住钢梯,侧着身体小心翼翼地行走。

 

上午11时许,达体一家到达山底,稍作歇息后搭上前往安置点的车。


从“悬崖村”到安置点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

 

一家人到达安置点后,在单元楼下等待片刻,达体夫妇拿到了家门钥匙。


达体与妻子坐在新家的新沙发上,笑容满面。

 

达体妻子拿手戳卧室的水泥墙面,新家还没完全收拾好,一些装家具的包装还留在房内。

 

达体在新家的洗手间里转悠。

 

按捺不住好奇心的达体夫妇打开了阳台门,走了出去。


 

“跟做梦一样。”达体说。

 

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自己的新家,在达体看来,新家要比想象中的更好。

 

2020年5月13日,“悬崖村”村落民居。

 

2020年5月13日,俯瞰昭觉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新京报记者陈杰 李强 摄影报道

编辑 贾悦 王子诚 陈婉婷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