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与戛纳、柏林、威尼斯等20个重要电影节合作举行在线影展。


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各大国际电影节纷纷取消了其线下活动。自美国西南偏南电影节起,多个主流电影节宣布取消或延期,而原本于5月12日至23日举行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也宣布延期举行。本来进行世界首映的影片无法与观众见面,销售代理商难以为影片找到合适的买家,营销战线拖长,片方无法收回成本,电影节的延期并不仅仅是“迟到”而已。>>>法国七月中旬前禁大型活动,戛纳电影节恐将再推迟或取消

 

原本于5月12日至23日举行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宣布延期举行。


与此同时,一些电影节组委会和创办者试图改变目前的僵局。原定3月13日开幕的西南偏南电影节宣布取消后率先与亚马逊达成合作,在4月27日至5月6日举办线上展映,非亚马逊会员也可以在该平台免费观看;YouTube与戛纳、柏林、威尼斯等20个重要电影节合作举行在线影展;纽约电影节宣布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在国内,由北京国际电影节和爱奇艺联合主办的春季在线影展选在了5月1日至5月5日的小长假期间举行。线上电影节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似乎迅速形成规模。


为此新京报专访国内策展人、影评人奇爱博士,从策展人思路谈线上电影节的优势与弊端。


【线上电影节的优势】


一、不受限于地域、人数

 

在各大电影节纷纷延期或者取消线下活动之后,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近日联手20个重要电影节组委会,计划将于5月29日至6月7日举行全球电影节(“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期间世界各地的电影爱好者可以在线上免费观看参展作品。参加的电影节有法国戛纳、德国柏林、意大利威尼斯等国际A类电影节,以及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美国翠贝卡电影节、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等等。参与的影片由各自组委会选定,内容则囊括了电影长片、短片、纪录片、音乐片、喜剧片以及业内研讨会、大师班等,全部内容均免费播放且期间不会插播广告。>>>YouTube办线上电影节,合作全球20大电影节

 

美国翠贝卡公司及翠贝卡电影节联合创办人、首席执行官简·罗森塔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在一起:全球电影节’联手策展人、艺术家和作家,为全球观众提供娱乐和慰藉。在与我们卓越的电影节伙伴和YouTube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希望所有观众都能体会到各个电影节的独特之处,欣赏并感受电影的艺术和力量。”>>>罗伯特·德尼罗宣布翠贝卡电影节将在汽车电影院举行放映

 

美国翠贝卡电影节海报。


国内著名策展人、影评人奇爱博士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提到,电影节是为了产业服务的,在特殊时期的限量放映也是为了影片后面的更大规模全线推广,起到超前宣传的作用。在世界任何一个电影节,都无法满足让几万观众看到影片的需求,线上电影节不受地域、人数的限制,已经超过了日常的电影放映规模,这是线下电影节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更适合没机会参与电影节的影片

 

此前张大磊、万玛才旦等文艺片导演都曾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作为电影创作者本质上还是会选择大银幕首映,“如果离开影院只能算看过剧情,但电影不能只有剧情。”无疑对于大部分导演来说仍有“大银幕情结”。

 

与此同时,仍有大部分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线下电影节和相对不太担心盗版问题的影片,比如纪录片、学生作品、小成本电影、实验短片、网络电影作品,线上电影节能够为其得到一定的曝光和肯定,甚至收回制作成本。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就曾在网络公开传播自己拍摄近十年的一部纪录片片源,“因为没法公开放映和传播,只能私下分享下载链接,希望能有学术交流或者爱好者分享观感。”

 

在今年北影节春季在线影展参展影片之一的《春潮》映后谈中,主演郝蕾也提到,“拍一部电影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看到,在网络播放意味着会有更多人去关注它,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郝蕾主演影片《春潮》剧照。


这些影片没有强烈商业诉求,更注重影片本身的社会价值或者与观众的互动探讨,或者可以成为线上电影节的首选。也因此,线上影展不仅仅是将活动挪到线上,更将完善行业模式,为整个行业本身带来希望。


【在线的问题】

 

一、版权问题复杂,观影体验差

 

虽然线下的方式逐步成为各大电影节考虑的形式之一,但受版权问题困扰,依然无法顺利推进。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耶里·福茂就曾表示,“用电脑看韦斯·安德森或者保罗·范霍文的电影?什么是数字电影节?我们必须开始询问那些版权所有人是否同意。”;“导演和制作人都不会想要一个‘可能会让他们的作品在iPhone上播放’的线上影展。”>>>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表示自己不支持建虚拟市场和数字放映

 

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耶里·福茂。


奇爱博士也认为,在国内做线上影展既有复杂的审批流程,又有版权问题,还有版权保护的问题。而且首先带来的问题就是观影体验上的大打折扣。因为一旦进行线上播放,就意味着有可能遭遇盗版资源泛滥的问题。

 

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春季在线影展中,出于版权的保护,《春潮》《婚姻故事》等片都使用了防盗版技术,只能在手机App上观看,不能投屏,不能在平板电影和PD端观看。这也使得观看时候无可避免地损失掉一部分观影体验,无法达成大银幕的效果。同时大量的声画错位、弹幕剧透、延时播放等技术问题也没有让影展达到预期的交流效果。>>>看懂这五条攻略,帮你玩转北京电影节在线影展

 

二、老片为主,难和电影节相提并论

 

今年的北影节春季在线影展全部在爱奇艺线上放映,影片几乎全部来自爱奇艺已有的库存,且所有影片均需付费观看。而2019年的北影节展映时间长达半个月,涵盖200多部影片,共有30家影院、58块银幕参与,涉及多个展映和评奖单元。

 

在今年的春季影展上,三部热门片《婚姻故事》很早以前已经有资源流出;《一百零八》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缺乏亮眼卡司;《春潮》在一年前的上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都已展映并非首映。片单上的其他影片则都以老片为主。

 


这一现象并非只出现于国内电影节。出于版权销售等商业利益和线下放映的仪式感等方面原因,优质新片在各大影展中都是少数,大部分都是问世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旧片。同样从西南偏南和YouTube电影节的片单即可看出,其体量有多幅度缩减,大部分剧情长片都没有参与线上展映,也就难以做到真正的以影片来吸引观众。

 

三、缺乏影展氛围和专业策展思路

 

今年的北影节线上影展效仿以往的形式划分为“浪潮上岸”“热带季风”“女性瞬间”“光影书写”和“音浪狂想”五个展映单元,还保留了此前电影中的抢票环节,并只能在固定时段收看。但由于影展是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天才公布片单,没有时间做大规模宣传,又大多数是影迷熟悉的影片,因此并没有吸引到更多关注。

 

同时今年线上影展请到了陈凯歌、佟大为、谭卓担任特邀策展人。这些创作者更多是起到宣传影展的作用,在排片、策展方面的想法则几乎没有被提及。

 


奇爱博士认为,成熟的互联网互动模式并不适合对于电影节已经有了自己诸多看法和意见的影迷群体。线上电影节缺乏了以往影迷抢票、排观影时间表、奔波观影等仪式化的行为,且并没有与专业策展人有更多的互动,因此也导致了这个基础上的抢票活动并没有收获预期效果。而且从策展思路来看,每个单元的命名和内容挖掘并没有达到契合标准,更没有发挥出实质的定位和编排作用,这方面无疑还需要提升。

 

传统电影节表态

文化品牌、艺术交流线上无法取代


在今年4月份,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耶里·福茂就曾表示:“电影节不会采取虚拟的形式举行,因为考虑到戛纳电影节的本质,那是没有意义的。一个电影节并不是放映电影那么简单,还包括无数线下活动,例如红毯仪式、大师班、映后交流、行业论坛、艺术展览、市场交易、新闻发布会、以及开幕闭幕等。这是一套完整的文化产品体系,那些具有文化品牌性和艺术交流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线上形式无法替代的。”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罗伯托·西库托此前在采访中也坚持宣称,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将不会延期,仍将于9月2日至9月12日举行,并且不会被线上活动所取代。他希望意大利政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抵御病毒蔓延,以便届时能够在安全开放电影院、为电影节的顺利举办提供保障。而多伦多电影节也正考虑在必要的时候,举办将线上和线下结合在一起的电影节活动。

 

同时,超过三十个美国地区性电影节已经签署了一份联名承诺书,允许参展电影在线上放映,且不影响今后参与其他电影节。

 

策展人观点

线下线上电影节应为互补关系


奇爱博士认为:“大型国际电影节和一线影片首映都是为电影产业服务的,戛纳电影节是现在电影节中影响力最大的,一部电影打上棕榈叶的logo,是未来进入电影产业的重要认定。如果戛纳无法顺利举行,对后续的产业和展映都有巨大影响。福茂现在在线上保留电影产业的推进,把一些电影打上戛纳的认证,或者与其他电影节合作逐步露出,都是为了在今年这样的特殊之年让戛纳继续发挥自己不可取代的作用。 同时,在现有的电影节文化体系当中,以往每年5月举行的戛纳电影节都是这一年的电影开局,也因此决定了分别在戛纳前后一个月举行的国内北影节、上影节一个重在总结盘点、一个重在新作展映,两个电影节的内容有了质的不同。对于今年将延期的北影节、上影节,戛纳电影节通过线上的方式继续发挥影响力和各项措施也会是很好的消息。”

 


他还表示,疫情过后线上电影节仍会有一定的发展,且与线下电影节互为补充。“《囧妈》院线转网络引发的争议,值得我们关注和正视。未来在保证线下仍为主流和基础不变的前提下,线上的互联网思维也可以发挥其优势和积极性,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比如《唐探》等网剧网大也可以在过审的前提下适量做线下点映。”

 

或许疫情期间“院转网”所带动的云观影、云路演等线上发行模式的新兴与探索一样,线上电影节或电影节的部分线上活动也将成为未来常态,并逐步更加完善。


新京报记者 李妍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