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程维妙 黄鑫宇)新冠疫情令金融业按下数字化转型快进键,提升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更为紧迫和重要。在5月16日召开的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我国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还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例如截至今年3月我国金融类APP下载总量达647亿次,会增加精准施教的难度;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旗号,利用仿冒APP等实施精准欺诈,也要求消费者提升对伪数字金融的判别能力。


他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数字金融用户规模较大且构成复杂。根据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3月我国金融类APP下载总量达647亿次,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8亿,占网民整体的85%。上述情况将提高金融教育的覆盖成本,增加精准施教的难度。


二是数字素养和金融素养基础有待夯实。截至今年3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96亿,有51.6%的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是网络使用技能缺乏。央行的调查显示2019年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值为64.77%,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我国消费者数字素养和金融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数字金融发展提出更多的金融素养新要求。近年来,有些数字金融产品尽管依托数字技术降低了门槛,便利了销售,但产品背后的金融专业性和业务复杂性并没有降低,对消费者特别是长尾客户的数字金融素养要求不降反升。很多数字金融应用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营销获客和业务管理,需要消费者进一步增强金融数据敏感性和隐私保护意识。此外,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利用仿冒APP、钓鱼网站,对消费者实施精准欺诈。这也要求消费者提升对伪数字金融的判别能力。


李东荣表示,提升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在内的各方科学施策。对此有三方面建议:一是加强数字金融素养理论与实务研究,做好政产学研联动。二是构建多元系统的数字金融教育格局。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将提升数字金融素养作为新一轮国家普惠金融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工作重点和分工安排,并将数字金融教育纳入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知识普及日等活动。三是促进金融教育工具精准化和数字化,结合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多、覆盖广、频次高等特点,统筹提升数字用户的金融素养和金融用户的数字素养,在购买产品理财咨询等可教育时刻,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开展更加精准有效的数字金融教育。


新京报记者 程维妙 黄鑫宇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