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长安街国家大剧院北门外的广场前,近日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全天这里都会聚集着很多外地游客,在此用相机留下自己与北京这座地标性建筑的记忆。也有少数走到国家大剧院正门前的游客,在询问安保人员之后只得悻悻而归,他们或许不知道这里已不对外开放很久。

 

从1月24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开始,北京城里大大小小60余座剧场,迄今为止(截至发稿日)已经空了117天。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这117天里,北京的剧场平均每天都要取消近15场演出。最先受到影响的演出,是原计划在1月26日正月初二,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迈克尔·弗莱利踢踏舞巅峰之作《王者之舞》。随后,演出延期及取消的消息接踵而至,包含原计划在武汉、北京两地驻场演出199场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狮子王》这般令人瞩目的项目,也有若干准备在春夏跟观众见面的新剧停止了创排,戏剧人转业,民营剧场也在尝试跨界转型。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指导意见“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这是剧场关闭105天后,政府给出的首个关于“剧场开放”的指导意见。几天后,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通知,这份通知指导“恢复开放的演出场所应当严格执行人员预约限流措施。要求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不得超过剧场座位数的30%,要间隔就座” 等举措,虽然从目前形势来看,剧场真正能够恢复正常运转尚需时日,但这些信息向所有剧场从业者发出了“剧院重启”的积极信号。

 

经历了一百多天后,剧场从业者对行业未来的方向有新的思考了吗?新京报记者专访剧院院团、民营剧场、制作公司、自由戏剧人、戏剧节策划、戏剧教育培训机构等各行各业的戏剧从业者,想从他们的回答里,找到答案。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鸣谢:天桥艺术中心提供场地


百余天后的“新困境”:

比起资金损失,寻找新契机是当务之急

 

观众赵昇记得,1月22日是他最后一次走进剧场,那时国家大剧院正上演李六乙导演的新作《二月》,他看的是《二月》首轮演出的最后一场。不知是否因为当时关于新冠肺炎的新闻已经透明通报,当晚的大剧院上座率不足四成。那晚,所有观众都是戴着口罩看完了整场演出,远处偶尔传来一声咳嗽,旁边的人会开始警觉。他对新京报记者回忆起那场演出:“整场演出,口罩带来的窒息感与场内的紧张氛围令我难忘,是次很特别的经历。”

 

赵昇尽管想念剧场,也想念看戏,但复工后的他早已再次回到年前忙碌的节奏,过去几个月的生活对他而言只是“少看了几个月的戏”而已。相比赵昇,戏剧从业者面临的困境仍在持续。在这百余天里,戏剧从业者面临的生活大体相同,停演,退票,想“自救”,寻找谋生的新出路。

 

停演峰值出现在一月,1月24日开始五天之内,国家大剧院连发“取消春节期间以及2月份所有的演出活动”两次公告,大剧院面临着十二年来最大规模的退票潮。国家大剧院市场部党支部书记金慧回忆,强度最大的是第一轮退票,因115场演出被取消,春节期间摆在她和部门员工面前的是近2万个订单与近5万张票需要处理,过去的117天里,大剧院演出取消场次共171场。 与国家大剧院相比,北京保利剧院先后延期了《犹太城》、《哈姆雷特》,取消了《德龄与慈禧》等四个演出项目之后,2020年上半年影响最大的当属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狮子王》国际巡演北京站的延期。同期,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也暂停了演出、艺术培训、艺术教育、公共空间等所有经营性活动,取消或延期的演出项目有28个,共计110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则取消了原定于1月至3月间演出的四个剧目,共计49场。北京观众经常看戏的几个大型剧院,演出纷纷按下了“暂停键”。


原计划上半年开始在北京驻场演出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狮子王》是今年备受关注的引进项目。剧照摄影:Joan Marcus  Disney


民营演出机构在疫情初期面临的困难更大,九维文化在取消了8场《王者之舞》演出后,又陆续停演了多个演出,他们原计划在下半年还有几个大型项目要与观众见面——如原计划7月底上演的法语音乐剧《唐璜》、8月的《白鹿原》、9月的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10月《悲惨世界》音乐剧版音乐会、11月开始的《大河之舞25周年特别纪念版》,但九维文化董事长张力刚从目前的形势判断,至少在10月之前,国际演出项目上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直坚持原创剧目的机构团体也在面临同样的压力,央华戏剧早在1月宣布取消、延期了《如梦之梦》2月上海站的演出,这部已推出7年,备受瞩目的舞台作品,首次停演。在此之后,他们的另一部大制作《犹太城》也被迫延期,最令央华首席制作人王可然感到遗憾的是,他计划6月首次带着央华制作的话剧《新原野》参加法国“演员之春戏剧节”,现已无法成行,与法国国立人民剧院合作的新戏《一瞬间》(法国版)目前已推迟到2021年。哲腾文化3月至5月的演出计划也全部推迟,原计划上半年的两部新戏,与下半年的巡演安排目前暂时搁浅。眼看着上半年的所有工作,都要压到下半年来完成,哲腾文化创始人傅若岩坦言,“压力山大”。不过因为国际疫情形势的原因,国外演出项目暂时不能引进,或许对他们这样制作原创戏剧项目的公司是个“契机”。

 

对于一直坚持创作的导演们来说,这次影响最大的,是巡演计划的取消。导演李六乙疫情期间一直把精力放在看书、写字、种植园艺上,以转移期待重回剧场的注意力。年初执导的新作品《二月》成为国家大剧院关闭前,“戏剧场”公演的最后一部作品,而本应在3月12日开启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的五城巡演话剧《哈姆雷特》,最终难逃延期的命运。但最近李六乙也得到好消息,《哈姆雷特》巡演的最终日期确定在了7月和9月之间,但随着 “30%上座率”的建议发布,李六乙暂时还在纠结。


李六乙版《哈姆雷特》剧照。北京李六乙戏剧工作室供图


另一边,薪传实验剧团导演王翀在考虑创作方式的转型,他的《中国制造2.0》今年2月在墨尔本亚太表演艺术三年展完成了首演,而另外一部《鼠疫2.0》正在创作中,他打算转为线上创作。新青年剧团导演李建军原计划7月带《大众力学》到纽约参加亚洲协会三年展(Asia Society Triennial)的计划已经推迟到明年,在此期间,他没有停止新剧目的创作和探索,他针对疫情下世人的生活状态,为新作拍摄影像素材,预计年底推出新作。

 

每年如约举办的各大戏剧节,今年也“前景不明”。3月27日世界戏剧日当天,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执行艺术总监林熙越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透露,今年的“林展”停办一届,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官方确认今年停办的戏剧展,而北京青年戏剧节与老舍戏剧节目前都在按照原计划的开幕日期推进筹备中。4月15日,乌镇旅游发布公告正式恢复开放西栅历史街区,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乌镇戏剧节是否如期举办的最新消息。

 

5月11日,位于北京西部的中间剧场在影剧院暂停营业的109天后,宣布全面复工,艺术总监满顶认为,在复工后,相比起行业内所有人面临的资金困难外,更大的困境“是大家普遍对于未来市场预期的悲观情绪,需要行业多思考新契机”。


中间影院、剧院复工首日。

 

近四个月里的“新尝试”:

在线演出、朗读和职业脱口秀的“破圈”

 

青年戏剧人石烨(化名)本应从四月初开启新一年演出计划,但他现在依然呆在沈阳老家,作为一名近两年刚刚在戏剧圈小有名气的青年导演,疫情的出现打乱了安排好的所有计划。但就在“没有防备”的迷茫之时,他春节期间留京的一位演员朋友的经历触动了他,“我这位朋友现在实在没有演出,就去当了外卖骑手,一个月下来瘦了二十斤。但这段经历有了意外收获,当他真正去体验了生活后,发现以前自己在舞台上塑造的所有角色逻辑都是错的。”

 

与这位演员的经历类似,这次疫情的发生,让戏剧从业者不断开拓职业新的边界,“转型”的案例并不鲜见。在鼓楼西剧场准备迎接自己6岁生日的前三天,李羊朵在“鼓楼西”新媒体平台发布了公开信《如果剧作家帮不了樱桃园,请让剧场试试》,面对疫情带来的财政危机,她决定以预售樱桃的方式,开启剧场的自救模式,“与合伙人想过一些其他‘自救’方式,无意间看到了同为戏剧人的李歌在老家烟台帮助父母卖樱桃的信息,仿佛看到了转机。鼓楼西剧场大厅有个樱桃园书店,如果选择做一件戏剧以外的方式,樱桃跟自己的关系最接近。况且契诃夫笔下的《樱桃园》本身也表达对于自己精神家园的一种守候。”


鼓楼西剧场樱桃园书店。


截至目前,李羊朵是整个行业唯一完成“自救“的剧场从业者,目前“鼓楼西樱桃”的预售量已近3000斤,随着樱桃即将进入成熟期发货在即,持续一个月的“自救”宣告结束。5月13日晚,鼓楼西剧场正在为首场“线上730剧本朗读会”做最后的准备。当晚7点30分,随着灯光师任冬生将一束光打向舞台,鼓楼西剧场创始人李羊朵说,那一瞬间是她从业以来最激动的瞬间,“重启的这一刻我们等待了110天。”

 

鼓楼西剧场通过“樱桃园”从经营上完成了“自救”,其他的同行也纷纷在“演出在线化”领域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在过去的117天里,尽管线下的演艺活动全面停摆,但大多数剧院依然让观众“有戏可看”。

 

5月16日下午,身着红色上衣的指挥家李心草手握指挥棒站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指挥台上,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一起为当晚直播的“声如夏花”系列线上音乐会第二场“繁华初现”做最后的彩排。不知不觉间,从4月11日推出首场“春天在线”系列线上音乐会至今,国家大剧院策划的两个不同系列线上音乐会已累计演出六场,而“春天在线”系列四场音乐会,线上总点击量累计突破1.6亿次。在“入夏”之后,国家大剧院则继续推出了“声如夏花”线上系列音乐会,首场演出点击量已突破3500万次。国家大剧院的“线上演出”使用了超高清4K设备,确保能够营造小景深的电影感画面,同时启用VR摄影,确保观众即使不在剧场,也能有现场观演的体验。如今,国家大剧院在试水“线上演出”发现能为观众所接受后,他们在思考下一步如何在主题和形式策划上让这一演出模式变得更成熟,说不定未来能成为国家大剧院日常业务里的一个常态化演出。


李心草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录制在线音乐会。

 

与国家大剧院“真刀真枪”按照线下现场演出标准来做线上演出模式不同,北京人艺、天桥艺术中心、 QfunTheater戏剧教育机构,也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做了突破性的线上尝试。

 

5月11日,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排练厅里,濮存昕正在给人艺演员培训班与人艺青年演员上“古诗词诵读”网课,而坐在一旁的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冯远征则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难忘瞬间。在过去的108天里,这是冯远征第二次邀请濮存昕来为这些青年演员进行专业讲座,这也是他二人108天之后,同时出现在北京人艺的排练厅内。


濮存昕正在给人艺演员培训班与人艺青年演员上古诗词诵读网课。


从去年12月16日正式开班,到春节放假,刚开了一个多月课的“北京人艺表演学员培训班”因疫情面临停课,结合当时的疫情形势,演员队队长冯远征不得不开始考虑应对方案:“参考当年非典经历七个月才复工的经验,或许这一次的时间会更长,但剧院青年演员的业务也不能断,不如让他们也参与到剧本朗读中来,而且必须要在视频平台做现场直播。”做了两期之后,剧院开始有人反对,认为没有磨合成熟的作品,不该在线上展示给观众。但冯远征不认同,“直播带来的特定表演环境,能给演员特别大的锻炼。北京人艺需要保持传统的同时,也需要适应形势。”


北京人艺线上剧本朗读。

 

与北京人艺希望在演出停演期间,依然能与观众维持“观演关系”的直播类型不同,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从3月起,立足剧院过往演出项目、文创品牌作为突破口,策划发起了首档直播栏目“剧场经理Talk Show”,让观众眼中的“神秘人”——剧场经理,在直播中与观众交流分享,揭秘演出背后的趣闻轶事。这类直播抓住了观众对于剧场的好奇心,从戏剧知识普及、经典剧目解析方面带领观众走进平时是禁区的“后台”,从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培养着观众与剧场间的关系。


在此之后,天桥艺术中心在5月初也与哲腾文化合作推出了全新的演艺类直播栏目“全民来演戏”,直播中,四位素人演员共同演出了话剧《江小东和刘小文》。对于天桥艺术中心来说,“全民来演戏”的上线是一次实验,不同于以往放映、对谈、演出直播等形式,这个项目能把目光从舞台上的演员转移到台下的素人,是对演艺直播形式进行的一次探索,“‘全民来演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向更多人传达‘艺术无门槛,舞台不遥远’的理念。”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江涛表示。


 演艺类直播栏目“全民来演戏”。


与各大剧院发挥各自优势所进行的线上尝试不同,不少民营戏剧教育机构在疫情期间,直接把培训内容变成了公开网课。近些年来活跃在儿童戏剧教育领域的QfunTheater,从春节期间开始,就将线下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如《十分钟,带孩子入门戏剧》、《戏剧还能这样做》、《五分钟刚开始游戏》、《QFun的台词课不是绕口令》等,将这些课程通过定期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在线上依然能帮助停课的孩子继续学习戏剧课。QfunTheater创始人王楠通过几个月来的尝试,觉得利用线上戏剧教育进行“破圈”,实际非常困难,但还是应该去尝试跨界来做戏剧教育,“我们在尝试破圈的同时,还是会先要维护原来线下的受众群,网课的形式可以做到让大家了解戏剧教育,但要想真深入学习,还是得到特定的环境和空间中,毕竟戏剧是空间的艺术。”

 

复工后的“思考”:

疫情之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戏剧作品?

 

在所有剧场关闭后的第72天,青年导演王翀上线了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2.0》。近年来,王翀的作品已经做出了许多对剧场外空间的探索:《茶馆2.0》在中学教室里演出,《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2.0》在公共空间演出。而在移动互联时代,“空间”的概念更是扩展到了线上虚拟空间。“线上演出在疫情期间的出现,是一个契机。可以想象,如果在2019年创作出来一部线上戏剧的话,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力,但现在变成了一种必然,终于给了它一个机会,这就与整个时代产生了联系。”

 

疫情之后,我们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戏剧作品,王翀认为如果做尝试,需要打破的首要问题是: “戏剧人的思维不应该还停留在只能发生在剧场里。”他选择线上戏剧的创作形式,是觉得:“线上戏剧最美妙的地方,是在于生活场景和艺术场景可以相融合。在传统戏剧里,演员只是一个虚构品,只有身体是自己的,服装、布景及周围的一切都不是演员自己的,但在线上戏剧里,出现的爸妈都是演员自己的爸妈,所有角色的家就是演员自己的家。某种程度上,让观众大概可以更好地融入并相信剧情中的家本来就是这样,这是一种生活与艺术的诡异结合,但它又非常当下。这次疫情让我和很多戏剧人感受到无力,戏剧不再是社会当中真正具有号召力的艺术门类了,如何扭转它的颓势?在世界范围之内,我希望线上戏剧能成为契机。我们的戏剧这些年已经干了太多与这个时代没关系的事,一直坚守老传统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圈子变小了。”于是王翀着手计划今年的另一部新作《鼠疫2.0》,他希望这部作品夏天推出,并由来自6个不同国家的演员在不同的时区内共同来完成。


王翀《中国制造2.0》2020年2月在墨尔本亚太表演艺术三年展首演 。


中间剧场艺术总监满顶也在策划系列作品,疫情期间他在思考:“这个时候,作为创作者应该与时俱进,在语境发生变化后,是不是应该要勇于放弃过去的一些创作计划?”于是满顶的下半年计划中,包含制作一个户外版的《等待戈多》,此前《等待戈多》在剧场演出的时候,因舞台设计的特殊性,要求前三排观众配戴口罩,满顶找到了这个让口罩介入戏剧的切入口,届时观众走到户外来看这场演出时,“戴上口罩”的行为也会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是剧场去消解观众部分焦虑的很重要的尝试,我们在作品中找到了剧场存在的意义,同时又能兼顾好市场的反馈。”

 

央华戏剧首席制作人王可然也在思考未来作品创作的改变,由于原计划原创的内容已经减掉了三分之一,但他反而觉得很轻松,“因为戏剧创作的本身做不到工业化生产,做得太多,质量就会下降,所以现在的状态刚刚好。”至于疫情之后,还会产生哪些新的创作方向,王可然认为,央华戏剧成立12年来始终抱有着一种信念就是“戏剧是给当下观众,通过舞台带来灵魂上情感的折射。”王可然说,他不会为了要赶在下半年或明年恢复演出,而重新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因为这样违反了“创作者应为观众而创作”的理念。


央华戏剧原创剧目《犹太城》剧照。

 

目前,大部分戏剧创作人对于未来创作的突破口仍集中在“在线”的范畴。在北京人艺四期剧目直播的浏览量达到276.7万次后,冯远征冒出来了更加大胆的想法,“未来我们可以做线上戏剧。”冯远征想象通过线上的形式,跟英国、德国、法国的艺术家连线一起创作的场景,各自扮演剧中的一个角色,最好还能在各自的剧场里,通过直播呈现给观众。“让那些来不了北京看戏的观众,在特定的时间段在线上看到北京人艺的演员和作品,这何尝不是件好事。”


而首次推出“线上730剧本朗读会”后的鼓楼西剧场李羊朵,也因为一组数据而兴奋:“在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在线朗读会各平台关注总人次超过80万,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近4万。4万是1200人的大剧场、演出33场、上座率达到100%的情况下观看的人数,而且这4万人大部分都是‘破圈’的观众,这数据对于我们的未来非常重要。接下来,‘鼓楼西’会将‘线上730剧本朗读会’直播常态化,预期做四季,每季都会有一个主题,并且招募成立自己的演员团队。”

 

而哲腾文化在思考“戏剧的跨界”,旗下运营的“筋斗云创”青年剧本创投平台已正式启动,哲腾文化创始人傅若岩想不断将舞台剧的内容跟影视公司做联合开发,拓展哲腾业务的可能性。“今年创投平台希望把非专业的人才吸引进来,打破只有专业人的格局。我们今年在征集故事的方式上进行了一次转变,几年下来专业人写故事已形成套路,现在大胆面向社会进行征集故事,做一次新尝试和探索,经营模式上,未来也希望打造成一个IP多行业开发的跨行业合作。”

 

而对于剧院的经营者来说,“观众信心的重新建立”是未来戏剧作品策划排期考虑的重要指标,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江涛认为,恢复观众信心是市场恢复期第一需要解决的难题。“每年我们的亲子类节目占总体节目规划的50%以上,所以对这个问题的考虑会更为谨慎。我们至少要先让带着孩子来看演出的父母相信,剧院有这个能力保护好他们。第二步,才是宣传策划、营销手段上的改变,看是否能推出低价票、折扣政策或者定向优惠政策让观众再回到剧场。”

 

番外:空的空间等待“重启”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决定在6月6日-7日,以第四届“诗意生活节”为契机,剧院首次在疫情之后对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天桥艺术中心也公布了下半年首批演出预告,其中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线上音乐剧《一爱千年》是目前首部线上首演的音乐剧,票价6元。对于线上演出收费,江涛回应“疫情期间所有的压力来自于剧院之前对抗风险的能力还不够强,如果早一些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尝试和探索,将这种新模式运用到剧院营收之中,哪怕只占主体业务的一小部分,也不至于疫情期间剧院经营颗粒无收。未来剧院经营会稍微脱离一点剧院的本体,场地的经营也要延展,到线上更宽广的空间,跨过地域限制。最终目的是要让艺术的受众人群变大。”

 

从天桥艺术中心的计划来看,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后,剧场从业者都在陆续开始调整状态,此前计划在8月推出的去年收获好评无数的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11月推出的郑云龙、刘令飞、阿云嘎三位当今中国原创音乐剧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联袂出演的音乐剧《变身怪医》,更早的时候天桥艺术中宣布,焦媛话剧团将于7月上演的《长恨歌》等剧目都在“蓄势待发”,在官网处于“预约模式”。在副总经理江涛看来,本土原创剧目的挖掘是下半年剧目规划的重点。而对于天桥艺术中心来说,今年最重要的还有11月剧院成立“五周年庆典活动”。

 

中间剧场满顶也正和团队在规划下半年的演出计划,每年中间剧场下半年都会进行的“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目前正进行项目重新规划,计划六月初对社会发布中间剧场下半年整体新计划,这个“新计划”里将有满顶与新合作伙伴的探索,以及他在疫情发生之后语境改变之下,对于戏剧的新思考。

 

相比于线下的剧场,高清戏剧影像品牌“新现场”放映计划也有所改变,此前每半年更新一次,每次发布的片目数量大概有35-40部,但奥哲维文化总裁李琮洲表示,今年因为世界疫情的关系,他们的放映预计已损失两个季度,很多剧目的直播被迫取消,未来可能新片的片源也会相应减少。“在即将到来的6月份我们照例要举行年度发布,总的来说可能下半年新片发行量会减少,因为上半年积压了很多没有放,会选择在下半年进行放映,片目上会优中选优。至于播放的地点,如果影剧院能恢复正常开门,我们会选择在影剧院放,目前上线的一批相对较旧的片目会继续选择在腾讯、优酷、保利票务平台或免费或收费播放,线下线上争取都播,但线下的就会要收费放映了。”


新京报记者 刘臻 郭延冰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