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5月23日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今年两会带来一个关于“支持民办学校办学、给民办学校一个可预期未来”的提案。


“当前,民办学校办学者、管理者,民办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普遍有一种‘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政策越收越紧的焦虑和不安’”,倪闽景告诉记者。


民办摇号、公民同招……近来民办教育改革治理政策频出,对政策预期不确定引发各方焦虑。尤其对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倪闽景认为,不宜作出一刀切的限定,否则容易引起波动。


目前各省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情况差异较大,倪闽景认为,一些民办比例偏高的地区担忧统一削减规模,则意味着急需一大批公办学校,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和编制压力较大;同时,租赁公办闲置校舍办学的民办学校中,有一部分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成为老百姓青睐的优质资源,若收回转为公办学校,容易引发风险;另外,学生家长对于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客观存在,仅靠公办校难以满足。


倪闽景在调研中发现,基层普遍希望对民办规模比例不实行“一刀切”,也普遍希望在操作上能够分步走,允许各地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确定合理的民办教育规模,逐步调控。“不要动不动就把民办校关掉,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对民办摇号政策,倪闽景表示赞同,“和公办校平等竞争,对民办校的长远发展是好事。”同时他建议,要防止多个改革政策“叠加效应”,尤其涉及学校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设置一定的过渡期,缓解各方对政策预期不确定或改革力度过大引发焦虑。


“无论是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看,民办教育仍是重要组成。只要我们有一个好的机制,民办校的办学方向是完全可以把握的。”在倪闽景看来,民办校办学自主权的核心是课程。他建议,为民办学校保留一定的课程自主权,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