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20《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新京报举办全国“两会经济策”系列沙龙之问策中国经济,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从经济增速、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在连线中,周延礼表示,今年财政赤字比去年提高1万亿元,同时发行特别抗疫国债1万亿,报告中还有对企业新增减负要超过2.5万亿,加起来4万多亿,要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平稳地用到刀刃上;数字信用定位应该是中小微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要素,发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可以将传统企业主体信用转化为数字信用。

 

要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平稳地用到刀刃上

    

周延礼谈到,目前政府出台的政策如何监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有那么多钱,花不了、花不好、花错了,将来产生的新的风险不要低估。

  

“今年财政赤字比去年提高1万亿元,同时发行特别抗疫国债1万亿,报告中还有对企业新增减负要超过2.5万亿,加起来4万多亿,这些都是真金白银。”周延礼称,直接减税减负可以落实到企业,但特别国债直接发放到市县,链条那么长,确保资金都能安全平稳地用到刀刃上、不被挪用、用到该用的地方去,难度不小。

  

他进一步称,对各级财政而言压力也很大,没钱的时候大家急着要钱,有钱的时候怎么花、花好了,不至于搞成重复性建设,真正用在当地有短期效益、有长期发展基础的项目十分重要。所以担心的是如何把资金用好,要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用到位,要用得精准。

  

数字信用应定位为中小微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要素

  

周延礼谈到,可以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解决供应链内的核心企业数字信用,改革传统的依赖不动产抵押等提供担保融资的做法,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供应链内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金融在供给方面重点要考虑主要通过数字技术、金融科技赋能,打破一些信息不对称问题。

  

他表示,数字信用定位应该是中小微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要素。金融机构实际上是风险管理机构,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数字技术、金融科技赋能,将一些企业信用资产数字化,以克服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弊端,打通数字信用融资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发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可以将传统企业主体信用转化为数字信用,提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风控能力,降低综合成本。他还提出,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机构,供应链参与主体的数字信息、数字信用,这些信用信息可以在线共享。拓展中小企业信用贷、首贷、还本续贷等问题,可以通过数字信用做一个有效解决。

  

新京报记者 程维妙 顾志娟 编辑 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