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玉坤)今年1月,山东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5月初又召开推进会,目标是把胶东经济圈打造成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支点。


在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请他介绍烟青一体化发展,解读胶东经济圈的发展前景。


张术平,中共烟台市委书记,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建设国际知名胶东经济圈


新京报:胶东经济圈区位优势如何,烟台和青岛此前有哪些合作基础?


张术平:胶东经济圈处于对日韩开放最前沿,是黄河流域9个省份主要的出海口,是山东省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开放优势的区域。


青岛、烟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融。长期以来,烟台、青岛两市人民交往密切,两市企业互相投资建厂。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两市共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京报:山东省对于胶东经济圈如何定位,有怎样的期待?


张术平: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省里的定位是在推进区域一体化上作示范、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上当样板、在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上“挑龙头”、在落实国家战略上“扛大梁”,努力建设国际知名的胶东都市圈,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并打造成中国新的增长极、长江以北的开放支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中国北方的创新高地、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新京报:目前,烟台参与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展如何?


张术平:烟台在前期确定104项年度重点任务的基础上,与青岛方面加强对接,目前,已经筛选出18项对接青岛的重要合作事项,形成了两市《合作备忘录》,青烟两市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框架下的合作已经进入了新阶段。


当前,两市将重点支持莱阳、海阳、即墨等共同规划建设丁字湾新区,支持莱阳、莱西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一体化布局产业链、创新链和配套链,打造胶东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青岛将有两条地铁延伸至莱阳


新京报:交通是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烟台和青岛接下来在交通互联互通上,有哪些计划?


张术平:烟台和青岛将加快推进铁路公路互联互通,重点推进连接青岛、烟台和威海的莱荣高铁项目,加快推动青岛地铁11号线延伸至莱阳和海阳、青岛地铁17号线延伸至莱阳、青岛至莱州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在青烟率先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


新京报:青岛港、烟台港都是北方重要的港口,青烟如何在港口及机场方面进行合作?


张术平:青岛港、烟台港已经整合到省港口集团,我们与省港口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个港口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将以全省港口机场重组为契机,加快推进蓬莱国际机场二期、烟台港西港区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蓬莱机场、烟台港与胶东国际机场、青岛港展开全方位合作。


新京报:未来烟台青岛在旅游方面会不会合作,比如组成景区联盟、推出套票?


张术平:青烟两市同属胶东文化圈、民俗圈、旅游圈,拥有相似的碧海蓝天、黄金海岸等自然景观,也有相近的开埠文化、道教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我觉得,烟台和青岛可以对内加强旅游促销、票务互惠,对外依托胶东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推进景区联动、一体营销,共同培育胶东仙境海岸旅游等品牌。


新京报:烟台和青岛都是重要的沿海城市,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双方在海洋领域合作方面,前景如何?


张术平:青岛和烟台都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都承担着实施经略海洋战略的重要任务,双方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目前,青岛有一大批海洋科研成果在烟台转移转化,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一批高端平台与烟台涉海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两市在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


烟台进入“自贸”时代,推行中日韩跨国审批改革


新京报:去年,烟台被列入山东自贸试验区“三区”之一,这给烟台带来哪些机会?


张术平:建设自贸片区是烟台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城市之后,迎来的又一重大开放机遇,烟台对外开放正式进入“自贸”时代,这将是创新最活跃、开放最有活力的一片区域。保税港区去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14亿元,今年4月份刚刚得到国务院批复转型综合保税区,将为烟台对外开放带来一批含金量更高的政策。


新京报:在对外开放方面,烟台有哪些优势?


张术平: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打造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概括来讲就是“四园两区”,即烟台国际招商产业园、中韩产业园、中日产业园、中德新材料产业园和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保税港区。其中,国际招商产业园将滚动推出30平方公里净地面向全球招商,争取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高端产业招商先行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中韩产业园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国家级中韩产业园之一,经过近年的合作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启动建设中日产业园、中德新材料产业园,推动建立跨国产业联盟,打造跨国产业集群。


新京报:招商引资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烟台进行了哪些探索?


张术平:烟台是世界银行评定的中国投资环境6个金牌城市之一,2019年全国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第4位,市级涉企审批事项基本实现容缺受理,优质的营商环境、一流的政府服务是烟台对外开放的有力保障。


特别是烟台自贸片区获批以来,市级累计下放760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推出了中日韩跨国审批改革、涉企审批“自我声明制”、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一体化退税(费)改革等11项制度创新案例。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复制推广这些创新经验,全力打造流程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四最”发展环境,和全球的朋友一道,共创开放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