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 董牧孜

录音整理 周洁

 

5月18日起,意大利终于苦尽甘来,迈入了解封2.0阶段。这里一度是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如今理发店、餐厅、商店、教堂、博物馆终于大门重开,人们重获探亲访友的自由。

 

自3月全国封锁以来,意大利飞机航线中断。旅意文化学者张长晓也因此中断了回国计划。33岁的张长晓,自大学毕业后来意大利求学,机缘巧合,成为一名推广意中音乐及文化交流的中国人。

 

意大利街头。

 

4月13日,张长晓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了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的副省长Carlo Borghetti先生发来的感谢视频。视频中,这位副省长特别感谢了他的中国朋友:意中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心负责人张长晓。通过他的帮助,伦巴第地区重要的口罩供应已经抵达。

 

如此级别的意大利官员公开向单个华人表示感谢,并不常见。而在此前,张长晓也因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而被意大利国家《晚邮报》称赞为“当代音乐的马可·波罗”。

 

张长晓(Sean White),现任意中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心主席,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务。曾著有《地中海的声音》,《高贵的靴子》,《在世界的角落里听音乐》等书。2012年至今,他一直积极促进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张长晓称自己为“民间文化大使”,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就像是润滑剂,而他本人是普通的一环齿轮,长期以来,他所坚持做的就是更好地促进两方的交流与合作。新冠疫情发展态势,使他从传播文化走向了传送物资。

 

2020年之初,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先后在海内外蔓延,海外华人扮演着双重角色。当中国疫情暴发的时候,他们需要把物资运到中国,支援自己的祖国;而当意大利疫情严峻之后,他们反过来需要从中国运输物资到意大利,和当地人彼此照料,因为这片异国的土地,也是他们生活的地方。

 

张长晓代表的意中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心所参与的物资捐助,得到了国内各大省市政府和相关单位以及热心民间人士的捐助,背后透露出中意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互动变迁。在感谢视频中,伦巴第大区副省长说道:“这是展示两个国家之间亲近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是此刻我们人民之间深刻友谊的体现。”而在这一个案背后,则是新一代中国年轻人在意大利寻求梦想的经历。

 

中国人在他乡:

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中国像我的父母,意大利则是我的老婆或者女朋友,对我们这些华侨来讲,大家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越和谐越好,”张长晓对新京报记者说。

 

“海外华人生活最关键的一点是,你的个人命运并不是完全个人的,而是和你的祖国联系在一起。对我们而言就是:中国好了中国人才会好,中国不好的话,个人也没有什么机会”,在意大利发展了数年的张长晓深有感慨。

 

海外华人的生存条件高度依赖于海外环境,一旦两国发生冲突,首当其冲的就是在海外的华侨,他们的身份可能会被歧视,经济活动可能会遭遇障碍,开餐馆、办文化事业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近年来,意大利人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尤其疫情期间,中国救援队的帮助也让不少意大利人感受到对华的亲近。不过,我们在网络上还是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比如意大利在野党为了争取选民,制造一些负面新闻,引起当地华人群体的恐慌。一些新闻通过华人群体传到国内,不了解的人就会信以为真,从而引发两国之间的新紧张。

 

援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举行当地媒体见面会。图片来源:意大利红十字会。

 

张长晓指出,不了解意大利政治体制的国人,可能会对此有所误解。意大利是多党制国家,选票的激烈竞争,往往会使对中国的态度成为党派之间互相攻击的武器。张长晓观察到,一旦现任政府表示感谢中国时,在野党就会唱反调。但反对的目的并不是真的否定中国,而只是否定现在的意方政府。“欧洲政客的对华政策并不分黑白,有一以贯之的界限”,张长晓说。

 

张长晓举了个例子,意大利的某位前副总理,一直以来都表示不欢迎移民“外来客”,日前也因阻止非法移民上岸被剥夺豁免权而受法庭审理。但若是有钱人过来,他就举双手欢迎。“可见在他心目中,国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阶级。”至于近来,由于中国的对意援助,这位前副总理又开始在社交网络发自己吃中餐的照片,以表示支持中国。

 

对中国的友好,不仅仅是个人的表现,现在很多意大利人民都会说中文的‘谢谢’ ”,这个中文词语成为时下意大利文化层面上的流行语。但在此之前,中文的谢谢却常常与日语的“ありがとう”相混淆。

 

这种混淆不仅出现在语言层面上。2012年,当张长晓刚到意大利的时候,很多人都把他误认为日本人,因为在当时,很少有中国人在意大利从事文化方面的工作。

 

《龙的星座》(La costellazione del dragone)意大利文版。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也是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张长晓在驻华使馆支持下参与筹备与中意建交相关的音乐节活动,因为疫情的缘故而未能及时推进。疫情期间,原本计划由意大利Mondadori集团出版的他的新书《龙的星座》,也推迟了在米兰市政厅的新书发布会。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是意大利出版社特别邀请他写作的,旨在促进意大利人了解真实的中国,破除“威胁论”里的错误形象,由此可见意大利民间亦渴求重新认识中国。

 

旅意中国人的事业变迁:

从餐饮服务业,到文化产业

 

在某些意大利人对中国人早年的刻板印象里,有“中国人只认钱”“中国人永远不会死”之说 。第一代意大利华人,出国主要是为了赚钱,很能吃苦,每天可以在缝纫工厂工作十三个小时。

 

早年,意大利的中国人大多从事餐饮、超市等基础服务类行业。这种状况在2014年、2015年左右开始发生转变。随着父辈的财富积累,二代和三代的意大利华人在人生的追求上发生了变化,他们在经济上摆脱了原来的困难,在文化上接受了意大利的特色,就更希望从各方面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去。

 

意大利的华商和工人。

 

张长晓觉得自己与这些旅意“二代”的追求是类似的。他们来意大利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财富,而是为了追求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地改变意大利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印象。

 

在他的体验中,从2013年开始,意大利人逐渐意识到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态度也随之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去了解中国,以及多元的中国文化。

 

这也给两国之间的文化产业交流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对张长晓个人来说,事业也有了向上的转机。相比之下,在2012年到2015年之间,当大环境不好时,他几乎没有什么收入。

 

2015年,张长晓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地中海的声音》,将意大利的创作介绍到中国。中国人很愿意接受意大利外来的多元文化。2015年之后,他策划了200多场演出活动,介绍了很多意大利人去中国演出,中国的艺术家也会来到意大利。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给他带来了很多机会。张长晓一直觉得,他的成功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与中国经济腾飞以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化不无相关。

 

《地中海的声音:意大利民谣唱作人》,张长晓 著,花城出版社版。

 

张长晓总结自己近十年的旅意经历时曾自问:“为什么从2012年到2020年,我可以坚持在意大利的文化领域发展下去呢?因为中国发展起来了。”

 

以往,中国人往往在缝纫机厂为代表的低端服装加工产业工作,如今,华人也开始当起了老板。“中国制造”也使得华人在意大利获得了新身份认同。中国制造从低端向高端的升级,与意大利华人从事产业的变化几乎同步。张长晓初至意大利时使用国产手机,很难在意大利人之间找到适配的充电器。现在,张长晓换了苹果手机,却发现所去的意大利餐馆往往只提供小米和华为的手机充电器。如今,华为5G、大疆无人机等中国高科技产品,在欧洲变得十分流行。在米兰地铁之中,华为广告随处可见。

 

意大利的中国文艺青年

 

如今,在意大利从事文化产业的华人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都像张长晓一样,热爱文化,热爱分享,在这里追寻演员、翻译、记者等各种梦想。对于上一代中国人来说,这样的职业追求是难以想象的。

 

张长晓提到前段时间一则新闻,一位中国小伙在意大利小镇上买了中心地段的酒吧。酒吧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酒吧老板并没有很多意大利人的保守心态,他说:“我不在乎他会不会说意大利语,也不在乎他是不是“杏仁眼”(代指中国人),对我来说,他只要热爱这个城市,热爱我的酒吧,愿意坚持在酒吧做下去,这就够了。”后来,这个中国小伙子也通过他的行动赢得了老板和当地人的尊重。

 

回顾近十年,意大利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中国与意大利共同参与的文化项目越来越多,学习中文的意大利人也日渐增多。张长晓觉得,这一系列大环境的变化,正是在疫情期间中文“谢谢”在意大利成为流行语的基础。

 

而在过去,一提到东方文化,意大利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崛起之后国际交流频繁,与意大利进行了多层次的交流,把浮世绘等优秀文化输入到意大利。就艺术而言,日本人掌握了国际通用的语言,但中国文化在传播方面依然存在困境,如何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实现文化交流?这成了摆在旅意文青眼前的难题与契机。

 

流行音乐的壁垒?

向意大利人介绍中国摇滚乐

 

崔健、痛仰乐队、草东没有派对……这些歌手和乐队,都是当下中国人自己在听的音乐。如今,他们也传入了喜爱歌唱的意大利人的耳朵。

 

我们从前对流行音乐的引介与关注往往以英美为主流,忽略了世界各地音乐的特色。自《地中海的声音》出版之后,张长晓开始关注世界小语种流行音乐研究,并创办了首个世界小语种音乐研究中心,介绍意大利以及世界各国的民谣唱作音乐到中国去,也向欧洲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目前他已经收集了近50个国家的音乐。此外,因为对冰岛音乐的推广,张长晓还曾接受了冰岛总统古德尼·约翰内松的接见。

 

 

欧洲唯一的中国音乐节杏仁音乐节,是由张长晓主办的。杏仁音乐节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意大利人突然发现,中国不仅有京剧,也有Chinese New Rock、新的舞蹈、影像等多种形式的当代文化。文化交流活动瞬间打开了大家的视野,音乐节改变了老外对中国人古板、没有情趣和活力的刻板偏见。

 

“意大利人也想了解中国新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杏仁音乐节可以发展如此迅速,还得到了现任米兰市长的点赞”,张长晓说。

 

实际上,早在2013年,改变就拉开了序幕。在张长晓和意大利著名歌手弗朗切斯科·巴奇尼(Francesco Baccini)的共同推荐下,崔健获得了意大利国家级重要奖项“坦科音乐奖”(Premio Tenco)。坦科音乐奖评选世界范围的音乐人,崔健是第一个领取该奖项的亚洲人,代表着崔健的音乐得到了意大利人民的认可。他觉得这是一个标志,“让意大利人知道中国也有特别棒的一流音乐人。中国不是没有好音乐,而是缺乏一个交流的平台。”作为颁奖礼场下唯一的中国人,他很感动,于是坚定了做一个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中国的音乐、绘画都可以介绍到欧洲,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平台”,张长晓说。近几年里,他还担任了两届意大利华人春晚导演,并与米兰市政府共同策划了历史上首个米兰中国文化周,以及聚合年轻艺术家的杏仁学社。

 

崔健与弗朗切斯科·巴奇尼在坦科音乐奖共同演唱《一无所有》。

 

文化项目需要双方的交流。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推广中国文化的行列中。张长晓说,他每天打开Facebook、邮件,总会收到大量意大利企业、政府及个人发来的资讯,有人询问该如何去中国发展,有人想写中文歌,还有人想在意大利出海子的诗集(现已经出版)

 

作为为数不多从事文化产业的中国人,这个身份使张长晓成了一个“香饽饽”,成为文化界最具有辨识度的中国人之一。2016年,张长晓获得了G.Falcone-P.Borsellino意大利共和国特殊国际贡献奖,这个奖项每年颁给一人,代表社会良心和价值得到认可。为什么一个如此年轻的中国人可以获得信赖与合作?张长晓觉得,前提是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中国意味着未来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我个人交流的背后,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

 

不过,机会背后总有努力的加持。翻出十年前买的10寸笔记本,张长晓曾为联络策划,在一个月写了200封邮件,“环境好是大前提,我们仍要凭个人努力创造价值。”

                                                                           

撰文丨董牧孜 周洁

编辑丨董牧孜,校对丨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