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梁辰)6月19日盘后,上交所官网披露,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科创板首发获通过。

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47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19日上午召开的会议审议结果是同意中芯国际发行上市(首发)。中芯国际创造了科创板新的纪录:6月1日公布申报材料,4日接受一轮问询,7日进行回复,10日公告上会审核,19日通过。此前,最快企业是中国通号用时66天。

此前新京报贝壳财经曾报道,2018年3月,中国证监会就出台了“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受益于此,中芯国际选择了“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作为科创板上市的依据。

作为该公司大股东,大唐电信午后股价一度涨幅达10.01%,报15.83元,封上涨停板。收盘前十分钟左右开始下跌。6月19日,大唐电信收盘价为15元,当日涨幅为4.24%。6月1日至今,大唐电信股价已上涨约53.22%。同日,中芯国际港股收盘价为22.9港元,跌幅为1.29%。6月1日至今涨幅约为32.68%。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中芯国际股权较为分散,任何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30%。截至2019年底,第一大股东为持股17%的大唐香港,第二大股东为持股15.76%的鑫芯香港,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小于5%。

中芯国际此次计划融资金额200亿元人民币,联席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联席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国开证券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招股说明书(上会稿)披露,本次初始发行的股票数量(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不超过16.86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5%。以此募集资金用于投资12英寸芯片SN1项目、储备研发资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00年4月,中芯国际成立。2004年,该公司在美国和香港实现两地上市。2019年5月,由于成交低迷和成本太高,该公司宣布从纽约交易所退市,转向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而一级市场交易将集中在港交所进行。此前,中芯国际公告显示,董事会认为,人民币股份发行将使公司能通过股本融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并于维持其国际发展战略的同时改善其资本结构;人民币股份发行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有利于加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会议结果公告中,上市委仍要求中芯国际对14纳米和28纳米等较先进制程产品市场定位及未来应用前景;超过3亿美元的28纳米制程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在手订单是否构成亏损,是否预计了相关损失,以及毛利率持续负是否构成上述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迹象;如上市后,在资本公积金运用、股份优先认购安排、独立董事股权激励等方面,与中国内地现行证券法律法规要求的差异等问题发表明确意见。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芯国际可以为其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而其主营业务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收入已超过90%。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其虽然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提供14纳米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企业,并且第一代14纳米FinFET技术已经进入量产,第二代进入客户导入阶段。但全球最先进的量产工艺已经进入7纳米至5纳米阶段,而3纳米有望在2022年前后进入市场。这些都导致中芯国际需要对新技术进行投入,追赶同业者。

技术投入对中芯国际来说只是其中一块较大的资金缺口。原材料硅片的采购成本逐年增加,而上游设备供应商的合同陆续到期,需要重新签订合同等各种需求也使得资金逐步吃紧。因此,对中芯国际而言,A股上市是快速融资的通道之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梁辰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