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怀柔蔬菜种植基地的工人正在忙着采收蔬菜。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京郊怀柔,潮白河与大广高速交界处,杨宋镇太平庄村附近,一片2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里,人们比往常更忙碌。


新发地休市后,这里的工人们每天要比以往多采收近一倍的西红树、黄瓜、白菜、尖椒、茄子等民生时令蔬菜。最多时一天要1700多公斤白菜,比原计划的每天100多公斤,多了10多倍,将近20个工人,要为此一直忙到深夜12点。


6月20日16点30分到18点,新京报乡村频道特意奔赴京郊怀柔、小汤山等地,探访京郊鲜菜采收、分拣、包装、运输全过程,并用直播的方式,全程追踪京郊生鲜蔬菜从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短短一个半小时直播,在乡村频道“乡里乡外”抖音号、快手号同时播出,吸引了两大平台近十万人次的热情观看,共同见证了北京蔬菜行业从业者在特殊时期的辛苦与付出,并为北京农业的支援力量加油。而从业者的劳动故事,与京郊鲜菜从地头到餐桌的辛苦旅行,新京报记者都进行了记录与还原。


小汤山蔬菜基地种植的小番茄。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凌晨4点 趁着微光采收

 

凌晨4点,57岁的关贵臣已经起床了,喝了一杯热牛奶,就提着筐下地了,晨曦的微光刚刚照亮种植基地,路上三三两两的工人们,和关贵臣一样,都在陆续下地。今天上午,他们有各自的采收任务,关贵臣的任务,是采收400公斤西红柿,这个数字,比往常多了两倍多。

 

蔬菜种植基地占地200亩,有100个大棚,这个季节正是西红柿成熟的高峰,关贵臣和妻子要在10多个大棚中完成今天的工作。


怀柔蔬菜种植基地一共有100栋大棚 。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清晨的大棚中,温度不高,甚至有一点儿凉爽,他们的第一拨工作,必须在10点之前完成,10点之后的大棚里太热,无法干活,下一拨采收,下午才开始。

 

关贵臣和妻子提着筐,在一行行西红柿秧苗间穿行,把成熟的西红柿采下来,一个来回,差不多就能装满一筐,然后提到大棚边上的工具房中,一个个称重并放到更大的筐里,西红柿采收有标准,太大和太小的都不能要,装筐的时候,只能装三层,以防太重,在运输中压坏了下面的西红柿。


关贵臣和妻子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西红柿。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快到6月底了,100个大棚中,很多都已经收完了,正在捂棚,用高温催化地里的绿肥加速发酵,同时也起到杀菌作用。还有菜的大棚不算多了,主要是西红柿、尖椒、白菜、黄瓜等,每个有菜的棚里,都有人做着类似的工作。大棚间的露地上,也种着圆白菜、白菜等蔬菜,有些已经收完了,有些还在采收。

 

上午10点 蔬菜的第一次旅行

 

种植基地的中部,有一排冷库,工人们会随时把装好的蔬菜送到冷库里,使蔬菜一直保持在低温状态中,种植基地的经理告诉记者,这样可以让蔬菜最大程度地保持新鲜,并减少损耗,“比如白菜,暴露在高温中,表层很快会蔫儿,销售的时候肯定要剥掉,但如果全程冷链,表层也是新鲜的”。

 

快10点的时候,一辆厢式货车开到了冷库旁边,工人们打开冷库,把一筐筐的蔬菜装上货车。上午有70多筐蔬菜要运走,三个人要装接近一个小时。开车的司机一直坐在驾驶室里,没有下车,经理告诉记者,主要是保证全程无接触运输,这也是疫情期间特殊的措施,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工人们把装好的蔬菜送到冷库里。新京报记者 王巍拍摄并制作

 

11点左右,装车完毕,车门关上,货车离开种植基地,前往位于小汤山的基地,那里是分拣包装中心。

 

大概半小时左右,货车就到了小汤山。在这里,更多的车辆,正在从延庆、密云等多个种植基地运来早晨采收的各种蔬菜,统一进入小汤山的冷库,进行预冷。


“尽管是冷链运输,但实际上,运输过程中,蔬菜的温度还是会上升,所以到了基地,在分拣包装之前,要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预冷,然后才能保证在分拣包装的过程中,蔬菜温度不会过高。”基地总监张兴敏告诉记者。

 

下午1点 分拣车间开始忙碌

 

各个种植基地的蔬菜汇集到小汤山,这里是整个供应链条中的中转站,蔬菜在这里集中预冷,然后根据各个商超、社区、电商渠道不同的需要,分拣包装,等待发出。

 

中午12点以后,开始有工人陆续进入车间,在车间入口测体温、消毒之后,才能开始工作。车间有三个门,入口、出口、冷库连接口。车间里本身,还有数个小型的冷库。


蔬菜套餐正在装箱。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车间的前部是一片空旷区域,放着很多空纸箱,这里是电商分拣和包装的区域。往常,这里每天会发出去数百份快递,送到北京各个区域的订户手中,最近这几天,因为疫情的关系,订单量大增,一天的订数,超过了2000份。“我们旁边也有一个种植园,种植园里除了一部分区域用来育种、实验之外,还有一部分主要供采摘,但这段时间,也全部都按照普通蔬菜的价格,供给电商和社区。”张兴敏说。


凌晨三四点的小汤山蔬菜加工车间,十几名工人正将香菜韭菜去根打包。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车间的中部,冷库连接口的附近,是一圈分拣包装的工作台,预冷完成后的蔬菜,从冷库中出来,进入车间,工人们就开始在工作台上分拣、包装,比如韭菜,运来的时候是粗糙的大捆,要拆开,去掉多余的根、黄叶等,然后用保鲜膜分成小包装。按照订单,重新装筐。送往每一家商超、每一社区的蔬菜,会各自分类放在一起,方便之后装车运输。

 

下午5点 车间里的工作高峰期

 

6月13日,新发地临时休市之后,车间的蔬菜供应比往常多了很多,工作也紧张了近一倍。在以往,这里有20多个工人,一般到下午五六点,基本上就能完成分拣包装的工作。

 

最近几天,基地又招了20多个临时支援的工人,领导也要上岗,两班倒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车间里基本上彻夜不休。

 

下午5点多的时候,车间里的工作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围成一圈的工作台前,站满了工人,传送带快速转动,有时候下一环节的人忙不过来,工作台上堆了一堆,旁边机动的工人就得上去帮忙干活,加快流程。

 

因为要保障蔬菜的质量和品相,装菜的筐,几乎都只装半筐左右,每装够一箱,就有专门的工人,送到车间里的小冷库里,按照区域放在一起,每个筐上,都贴着“名牌”,比如马家堡、望京、回龙观等,这些名字都显示简称,每一个名字对应着一个具体的商场、超市或者社区,别人看不明白,但工人们一看就知道是送到哪里的。

 

下午6点左右,第一批工人逐渐下班了,回去吃饭、休息,第二批工人开始进场,重复着上一拨的工作。

 

次日1点 工人们的简单夜宵

 

凌晨1点,车间里仍然灯火通明,后勤的工作人员送来了馒头、菜、鸡蛋汤,开始招呼工人们休息、吃夜宵。

 

工人们都带着餐具,饭盒、饭碗各不相同,馒头装在一个簸箕中,工人们各自取用,鸡蛋汤则是大桶,专门有人负责盛汤。

 

车间里没有餐厅,有人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就开始吃饭,有人在车间外的路边,拉过来一个空筐,倒过来扣在地上,既是桌子,也能当凳子,还有人就坐在车间外的马路牙子上,就着路灯的亮光吃饭。

 

盛夏季节,尽管车间里开着风扇,但还是外面凉快一点儿,马路牙子上,坐了一排工人。

 

张兴敏说,这几天蔬菜保供,加班到凌晨是常态,人歇活儿不歇,有时候车间里24小时不停工。所以加了夜宵,不然到午夜的时候,人扛不住。

 

夜宵的时间很短,前后不过20分钟左右,工人们又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开始忙碌,活儿还很多,时间也很紧,最晚凌晨3点左右,送菜的车就来了,就要装车了。    

    

次日4点 鲜菜运往商超、社区

 

凌晨2点多,开始有大小不一的厢式货车进入基地,有的车开到了车间的出口,有的停在旁边等待。

 

22岁的徐猛来得比较早,他的车比较大,拉的货多,要送的地方也多,所以要比别人更早出发。他的妻子也和他一起,两个一起,装、送、卸都是他们。


跟随司机一起给超市送菜。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3点左右,徐猛开始装车,他今天要送七家商超,送完之后,如果早的话,还可能送第二趟。张兴敏告诉记者,最近这几天,送货的车增加了一倍,但仍有些不够,有的车要送两趟。

 

4点,徐猛装完了车,开出基地,天边刚刚露出微曦。他的第一站,是天通苑的一家商超,距离不远,大概半小时左右就到,那里已经有超市的人在等着接货。徐猛把车开到商超的背后,商超仓库的卷闸门比地面要高,大门打开,地面刚刚和车厢对齐。

 

十多分钟,菜就卸到了商超的仓库,徐猛开车赶往下一个送货点。商超里的人,则开始把新到的蔬菜摆上货架,早晨8点,商超就开门了,早起的市民们,就会把这些蔬菜买回家里,或者今天,或者明天,这些京郊鲜菜就会变成餐桌上的美食。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张树婧 耿子叶 

摄影 王颖 王巍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