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近日,云南大理市发布通告称,将在洱海流域全面开展人工清除福寿螺行动,凡主动将采摘的福寿螺螺卵交属地镇政府,按螺卵40元/公斤的价格给予补助奖励。记者了解到,福寿螺在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专家称,目前人工清除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不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


云南大理将在洱海流域全面开展人工清除福寿螺行动。上关镇洱海管理所供图


福寿螺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为外来物种,有“巨型田螺”之称,其食量大、繁殖力强,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近年来,在洱海流域内的水田、湿地、湖滨带都发现了福寿螺。


“目前正值福寿螺产卵高峰期,红色密集的卵附着在农田和洱海的水草、芦苇上。”上关镇洱海管理所工作人员马思明说,往年镇里也会开展大规模清除工作,由于今年数量格外多,所以发动群众一起清除,从源头上消灭福寿螺。


“由于专业打捞队还有清理水草等工作,一天可以清除福寿螺卵10公斤左右。这次我们发动村民一起清理,昨天一天,大家就上交了180公斤。”马思明说,这些卵经过暴晒、焚烧后会被填埋。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杨君兴告诉记者,外来物种福寿螺以往在滇池等地也出现过,目前在洱海数量较多。“如果少量存在,它们不会对土著物种造成影响,但如果繁殖力增强,会对当地水生植物产生影响,‘咬断’一些水生植物。”马思明也表示,福寿螺如果大量繁殖,会和洱海中的鱼类抢养料,破坏生态平衡。


当地人清除福寿螺卵和福寿螺。上关镇洱海管理所供图


福寿螺寄生虫多 当地人不食用


为彻底清除福寿螺,确保生态系统安全,大理市发布福寿螺防控通告,清除范围包括洱海湖岸沿线,流域内水田、湿地、生态调蓄带、河道。


是否能靠“吃”解决福寿螺这一外来物种?记者了解到,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会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感染,产生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马思明说,因为福寿螺的寄生虫非常多,当地人并不食用它。“由于有寄生虫,我们也会提醒村民,在海里清除要做好防护、戴好手套。”


马思明称,为了消除对洱海的环境影响,目前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摘除福寿螺卵块,不会使用化学药剂。杨君兴认为,人工清除看似是“笨办法”,但是可以精准清除,不会伤及其他物种。


难以一次性清除 需长期关注


清除福寿螺是一项长期性的行动,此次人工清除行动将从即日开启,2020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清除工作。


记者注意到,去年云南发布《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以下简称《名录》),是我国首个省级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对此,杨君兴表示,很多物种最早入侵沿海地区,不断入侵至云南,一些物种开始引进时是无意的,比如沿海很多地方吃螺。“如果这种物种在当地大量繁殖,很难一次性将种群彻底清除干净,需要长年进行关注。”


据悉,根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放生或丢弃非本地水生物种,一经发现,相关部门将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