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吴淋姝)10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童秉纲院士治丧办公室了解到,根据童秉纲院士生前遗愿及家属意愿,在疫情期间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吊唁活动。目前,学校正在筹备线上追思专题。童秉纲是著名流体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0日14时许,新京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童秉纲院士治丧办公室获悉,由于正值疫情防控期间,根据童秉纲院士生前遗愿及家属意愿,在疫情期间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吊唁活动。


治丧委员会9日发布的讣告显示,童秉纲于1927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1946年至1950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1953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师资研究生班毕业,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


1997年,童秉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京报记者获悉,童秉纲是著名的流体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率先开拓导弹动导数的计算方法,并发展了气动热力学理论和新方法,在航天工程中取得显著成绩;倡导和引领我国非定常流和涡运动的研究,推动了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建立了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交叉学科,“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国际影响”。


童秉纲生前曾说,“做科研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发现新方向”,“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 在哈工大工作期间,童秉纲主持创建全国首个理论力学教研室,曾任中科大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出版有《气体动力学》、《涡运动理论》和《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等专著。


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在筹备童秉纲院士的线上追思专题。


编辑 王煜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