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颖)伏天盛夏,西瓜是对抗暑热的清凉食品。不过,记者了解到,进入7月后,北京本地的西瓜销售就进入了尾声。那么,下一拨西瓜从哪里来呢?


大兴西瓜销售基本结束


7月16日,记者在大兴庞各庄一带发现,路边连绵不绝的西瓜大棚中,大多已经空了。极少数大棚中仍有西瓜,但瓜秧基本上已经干枯,偶尔还能看到挂在瓜蔓上的小西瓜。


大部分售卖点已经撤摊了。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大兴东赵路,路旁有许多红色的凉棚,大部分都是空的。而就在不久之前,这里几乎每一个凉棚下,都有瓜农摆摊卖瓜。


在张新庄村附近路边,记者遇到了一位仍在摆摊的摊主,凉棚下摆着一张案子,上面堆着一堆小西瓜,案子旁边,还有装在塑料袋里的瓜。摊主告诉记者,他的瓜种得稍微晚一点儿,但也基本上卖光了。现在剩下的是“二茬瓜”的最后一小部分。“二茬瓜”是同一瓜秧上长出来的第二批瓜,因为肥料、气温等因素,比头茬西瓜更小,口味也不如头茬西瓜。因此,价格也比较低。摊主告诉记者,二茬小西瓜现在每斤只卖1—2元钱。


大棚里的瓜秧大都已经枯萎。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另外一处大棚中,记者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土地也经过了整理,但还没有种植新的作物。大棚的主人告诉记者,大棚里原本种着西瓜,已经卖完了,目前正准备继续下种,种的依然是西瓜,“这个季节长得快,大约9-10月份就能上市”。


瓜农在路侧向过往车辆售卖西瓜。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倒瓜比种瓜更赚钱


中午12点多,记者在庞安路上遇到了另外一位卖瓜的摊主。摊主带着记者走进他的西瓜大棚,大棚里的瓜秧同样已经大面积枯萎,但瓜蔓上的西瓜相对较多。摊主告诉记者,再有一星期左右,她的西瓜就卖完了,现在卖的同样是“二茬瓜”。


庞安路侧摆摊的瓜农。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记者注意到,摊主销售的西瓜,个头要比普通的小西瓜更小。摊主介绍,这些西瓜都是最后收尾的,地里的肥力已经不足,所以个头比较小,相对价格也更低,只有1块钱1斤。


摊主告诉记者,相对于市场上的价格,地头的价格普遍更低,哪怕是采摘,也要低于市场价。他们自己能卖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经销商来这里拉走的,然后在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我们种瓜的,还不如倒瓜的赚钱,”摊主说,“甚至就在我们附近,就有一些常年卖瓜的商贩,从我们这里买了瓜再去卖。他们比我们更懂经营,也比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风险还低”。


下一拨西瓜从哪儿来


在大兴瓜乡路,记者看到,路边建有很多木质的商摊,也同样大多空置,只有少部分还在经营。记者在一个仍在经营的摊位上看到,不仅有小西瓜,还有普通的大西瓜、甜瓜等。摊主告诉记者,附近种的小西瓜品种普遍是L600,上市比较早,这个时候基本上卖完了。另外一些稍晚的品种,此时也到了尾声。


已经被客户订出的西瓜装好了袋子。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北京的西瓜,四五月份那一批是口感最好的,因为那时候昼夜温差比较大,西瓜长得慢,糖分比较高。到六七月份,白天和夜里的温差已经很小了,西瓜长得很快,水分大,但糖分相对就比较低了。”摊主说。


时值三伏,正是西瓜消费量最大的时候。北京本地的西瓜陆续下市,那么北京市民购买的西瓜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记者采访了多位常年经营西瓜的经销商。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七八月份,北京本地西瓜逐渐下市。接下来的时间里,北京市场上的西瓜,主要是以东北瓜为主,“东北西瓜成熟的时间稍晚,恰好接上北京西瓜下市的时间。”


另一位经销商也告诉记者,夏季北京市场上的西瓜,主要是东北瓜和新疆瓜,“东北瓜主要的品种是甜王,糖分比较高,口感比较好。新疆瓜大部分是长形的瓜,相对东北瓜,糖度低一点儿”。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颖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