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雷欢(左)、余雷欢的父亲(中)、余雷欢的爷爷。受访者供图


南方洪涝牵挂人心。近日一则“江西祖孙三人互相瞒着参与抗洪,家人刷新闻才知都在一线”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江西小伙余雷欢是萍乡市消防救援支队赶赴鄱阳抗洪抢险的一名消防员。7月12日,身处抗洪一线的他通过微信“家族群”一段回乡支援江洲镇抗洪的视频截图,发现了回家支援抗洪的父亲。除了父亲,他的爷爷也是村里抗洪救灾的志愿者。

 

“尽管镜头只有短短几秒,但父子俩一眼就能认出对方”,祖孙三人都在一线抗洪,最后却通过新闻和视频截图发现彼此身影,无疑是这则事件的戏剧之处。

 

孙子是一名消防员,临危受命自然是职责所在;住在九江市区的父亲却是自愿响应号召回乡支援抗洪的志愿者;不愿扯后腿、将近古稀之年的爷爷仍坚持“上坝巡查”……从祖孙三代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个体面对灾难,勇于承担责任,积极自救、勇敢救人、守护家园的热情和精神。


▲与战友在鄱阳救灾的余雷欢(左一),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截图

 

“在视频电话中,祖孙三人除了互相嘱咐,也不知道说啥”,新闻里的这一细节打动了我。二十左右的孙子,46岁的儿子,66岁的父亲,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最朴素、最不善言辞的村民,“不知道说啥”的细节里其实有情绪万千。

 

这里面可能包含的是祖孙三人的一分腼腆、两分牵挂与三分自豪。

 

其实,通过搜索,我们能发现很多类似“祖孙三代齐上阵,抗洪抢险保家园”的新闻。这让人感动,更让人欣慰。

 

洪水无情,守护家园需要的正是整个社会高效率的组织和协作,而这其中必然离不开积极参与的个体。

 

事实上,这也是抗击洪涝灾害的客观需要。要打赢这场防汛硬仗需要及时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保障。但是,一些地方在家常住人口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可用于抗洪救灾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面对严峻形势,九江市江洲镇发出了“回乡支援抗洪”的号召。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许许多多如余雷欢父亲一样早已扎根城市的农民工“当天就骑上摩托从九江市往回赶”。可以想见,他们的回归,带给家乡父老的是莫大的心理安慰。


▲余雷欢父亲(骑摩托的黑衣男子)返乡支援抗洪被拍进视频。视频截图

 

要打赢这场抗击洪灾的“战争”,根本上需要的当然是地方政府发挥公共管理的职能,但是民众积极自救,发挥社会强大的动员能力,个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是筑牢抗击洪水长堤的“定心石”。

 

当然,从情感层面而言,“50后、70后、90后祖孙三代共抗洪”背后,无论是90后一往无前的勇敢,还是50后经历历史的沉重,贯穿其中的都是对故土的热爱和守卫家园的责无旁贷,共同谱写了一曲齐心抗洪的佳话。

 

当前一江一河一湖洪水齐发,长江三峡水位接近长江宜昌站1998年最大洪峰流量,重庆、四川、湖北、安徽等地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超警、超保洪水……我们面临的防汛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面对灾难,我们不能选择也无力逃避,唯有选择团结、勇敢对抗。

 

山河不稳,我们不退。当公共管理做出科学的防汛决策,当每个人都各司其职、相互守护,当许许多多的一家几代人共同参与抗洪,当人在、情在、家在,战胜这场洪灾就只是时间问题。

 

□星河(媒体人)


编辑 陈静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