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在北京东北部燕山脚下,从业32年的“蜂二代”王全生和妻子在户外劳作时,仍免不了“全副武装”,养蜂这项事业于他们而言,痛也甜蜜。当下夫妇二人已经摇出了新一批的荆花蜂蜜,正等待卖个好价钱。实际上在整个密云,还有两千余户蜂农像王全生一样,与超过11万蜂群一起忙碌于这份甜蜜的事业;也有持续8年拿到绿色食品质量标志的合作社,带领近千蜂农创造甜蜜生活。从前提起密云,人们都知道这里有北京的“大水盆”密云水库,但在当下,伴着数以亿计蜜蜂的振翅声和蜂农的汗水,北京“天然蜂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蜂二代”王全生与妻子。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超800万蜜蜂陪他一起“看天吃饭”

 

大暑之后,北京气温持续飙升到35℃以上,即使在远郊密云的大山里,仍能感觉出几分被太阳炙烤的灼烧感。好不容易等来大片云朵遮住灼热的光芒,戴着蜂帽、长衣长裤全副武装的田淑革站在蜂箱前长舒了一口气,“这云遮上来,立马就凉快了。”这是她和同是蜂农的丈夫王全生最惬意的时刻,夏天的风吹进太师屯镇龙潭沟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毗邻密云水库的关系,阴凉处的风里总是带着些许清凉。

 

这份偶然获得的清凉稍纵即逝,毕竟,感受高温的炙烤是养蜂人的日常。对于王全生来说,越是高温天气,越是检查蜂箱的最好时刻,“蜜蜂何尝不怕大热天?温度一高,蜜蜂没那么活跃,检查蜂箱更方便些。”

 

在王全生两口子“名下”,藏身于密云大山里的蜂箱共有400个,皆为繁殖能力强、产蜜快的意大利蜂。按照每蜂箱拥有2万只蜜蜂来计算,王全生现阶段所养的蜜蜂总数在蜂群最盛时超过800万,它们全部被安置在龙潭沟村的山坡上,这里也是王全生和田淑革的“工作台”。蜂箱颜色被分为黄蓝白绿四种,王全生说,之所以分列不同颜色一是为了好看,同时也为了方便蜜蜂们“认家”。

 

四色蜂箱方便蜜蜂“认家”。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在全国30万蜂农中,约一半蜂农如王全生一样有固定场地。这意味着他们能依靠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而不必在每年的不同季节奔波千里“追花夺蜜”。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蜂农和蜜蜂们会受到当地气候环境的约束,需要非常纯粹地“看天吃饭”。

 

2019年和2020年,密云地区连续两年经历干旱天气,这使得荆条花蜜产量减少不少。王全生家产出的蜂蜜是“自然成熟蜜”,即浓度高、不需深加工便可直接食用的天然蜂蜜,没有二次勾兑和调剂,蜂蜜中自带花香。气候干旱对于王全生最直接的影响,是蜜蜂的产蜜量少了。“若是风调雨顺,一个蜂箱最终能够产蜜40斤。”王全生说赶上光景好的时候,自己和妻子从春忙到秋,收入能达近二十万元。

 

可惜风调雨顺的年景毕竟是少数,以前赶上过大暴雨,雨水把土台冲塌,上面的蜂箱直接被冲到了山下,蜂群损失惨重,为此王全生赶紧把土台用混凝土加固,蜂箱全放在沉重的合金架子上。“今年又赶上干旱,那点雨水全下城区了,花少了,蜜的产量没那么多,蜜蜂再勤快也没用。”

 

事业干了32年 痛也甜蜜

 

今年49岁的王全生,已经当了32年职业养蜂人。而从另一个角度说,王全生称得上是“蜂二代”,他迄今为止的人生都有蜜蜂的陪伴。“养蜂是家传的手艺,打我记事儿起,家里就有蜂箱,只不过没现在这么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全生结识了同为密云人的田淑革,巧的是田淑革家也有蜂箱,也是从小就对养蜂轻车熟路。蜜蜂在辛勤采花粉酿蜜的同时,似乎也给二人牵出一根红线来。采访过程中,夫妻俩总是笑呵呵的,干活麻利,配合默契。有人称这是“养蜂世家”的结合,是“蜂二代”的强强联手,但田淑革心知这份事业的艰辛。“能坚持干下来不容易,早年间养蜂是不怎么挣钱的,也就是最近几年因为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坚持产出自然成熟蜜,才真正有了些收益。”

 

挨蜇,对于养蜂人来说是最为寻常的事。让记者诧异的是,养蜂这么多年,田淑革至今对蜜蜂还是有点“害怕”的,哪怕天气再热,每次靠近蜂箱都需要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她是真心有点怕疼。而从17岁开始正式以养蜂为职业的王全生则称,自己对蜜蜂蜇咬已经产生了“抗体”,“这么多年下来,如今被蜜蜂蜇了,已经是只疼不肿,感觉已经习惯了。”不过王全生说,自己的鼻子和“人中”仍旧脆弱,堪称软肋命门,“再有抗体,只要这里被蛰也疼得不行,肯定得流眼泪,根本控制不住”。所以他即便大大咧咧裸露胳膊和脚踝,也不忘将蜂帽上的防护网严丝合缝地系紧在胸前。

 

王全生把蜂帽紧紧系在胸前。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夫妻二人最近一次挨蜇的罪魁祸首却是只马蜂,事过一周多,在田淑革的手腕上仍留有触目惊心的针眼印记,“马蜂的杀伤力比蜜蜂大得多,当时手腕肿成大包,那种疼感觉就是来自骨头缝里。”

 

即便有随风雨而来的心疼和被蜇时的疼痛,夫妻二人仍觉得这是一份“甜蜜的事业”,这也是田淑革使用多年的微信名。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没抱怨过干旱的天气,只为好雨知时节开心;没展示过被蜇咬的伤口,总是给自家勤快的小蜜蜂喝彩点赞。

 

环境的指示器 很勤劳也很脆弱

 

手指着远处的大山,王全生语气里透着骄傲,“我家的蜜蜂为了采蜜,有时都得飞到那座山后头去,蜜蜂的采蜜范围直线距离能到五公里,白天采花粉花蜜回来,晚上就赶紧在‘蜂箱’里加工,尤其勤快。”

 

然而,蜜蜂又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受不得农药和环境污染,甚至连农药气味都受不了,蜂群对栖息地周边水质土壤、蜜源植物都很挑剔,换句话说,有蜂群活跃的地方,一定是绿水青山、环境优越、农药绝迹、鲜花盛开。因此,蜜蜂又被称为自然环境的“指示器”。

 

养蜂这么多年,王全生对待蜜蜂仍要小心翼翼伺候。自家附近种的核桃和栗子树完全不敢打农药,山坡上栽植的毛桃树,也只起到了遮阴作用。王全生说蜜蜂对于环境的要求太高,就连今年荆条花花粉少,夫妇二人也没敢选择买花粉喂养蜜蜂,“主要是不放心,害怕把病原带回来。”

 

王全生家最新的一批蜜已经开始收获,家里的摇蜜工坊里存放着摇好的蜂蜜。工作间里,几个一米多高的铁皮桶装着满满的蜂蜜,王全生舀起一瓢,从高处向桶里倒,蜂蜜拉出了长长的流线,“只有自然成熟的蜂蜜才能一直不断丝。”王全生告诉记者,不管拉多长都不易断丝,这是自然成熟蜜的特点。

 

查看蜂箱里的蜂蜡。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王全生家的这批蜜,过几日攒多了,合作社就会收走。2004年,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成立,世代养蜂的王全生是合作社的首批成员。王全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加入合作社后,家里产的蜂蜜总算不愁销路了,合作社收购价格稳定,收购数量有保障,只要是好蜂蜜,基本上有多少就能卖多少。

 

十一万蜂群 覆盖密云一二三产

 

密云如今有养蜂人两千多户、蜂群超过十一万群,蜂群总量占北京近一半,而王全生加入的合作社,蜂群存栏量就超过了六万群。

 

在密云,像王全生一样加入合作社的蜂农有许多。合作社培训科学养蜂技术、回收加工蜂蜜、统一品牌销售,入社的蜂农们少了很多操心事,养蜂的行当也比以前好干了。据合作社负责人李素霞介绍,目前,合作社成员800多户,不仅涉及密云区16个乡镇104个自然村,还辐射到了很多河北的养蜂户。合作社针对密云地区的养殖特点,每年都聘请蜜蜂养殖相关专家,对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为蜂农进行培训,在保证蜂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蜂农的养殖风险。

 

从王全生家沿着路向白龙潭下游走,不远处就是京纯合作社所在地蜜蜂大世界。摇好的原蜜,经检验合格后由合作社加贴追溯记录,存放到贮藏库中。根据生产计划,在加工车间进行处理包装,统一以合作社自有品牌通过京东自营店或者各大城市的农副特产店销售,是中粮集团蜂产品供应商。

 

7月23日,记者在蜂蜜加工车间里看到,经过融蜜、过滤等工序,蜂蜜被散装进小袋,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包装工人们要时时抽选进行称重,保障每袋足重装盒。李素霞说,如今这样的小包装因为方便携带更受到消费者欢迎,“一次一袋直接泡水喝就够了,但千万别拿开水泡,水温要低于50℃,否则营养就被破坏了。”

 

蜂蜜加工车间。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在蜜蜂大世界的展台上,摆放着不同规格的蜂蜜产品,甚至还有唇膏、口红、手工皂等,来参观的游客不仅可以了解蜜蜂知识,还能在这里体验做一块蜂蜜手工皂的乐趣。近几年,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合作社的业务在蜜蜂养殖的基础上,还发展了蜂产品加工销售、蜂文化旅游,覆盖了蜜蜂的一二三产业。

 

天然因素造就京郊“蜜罐”

 

荆条花,这种一般为紫色和白色的野花,广泛分布于密云附近的大山上,相比于其他蜜源植物,荆条花生命力较为顽强,流蜜也相对较多,借助这些天然的蜜源,密云区的蜂农不用再单独寻找蜜源,这也是密云区成为中国蜜蜂之乡的一个天然因素。

 

作为土生土长的密云人,王全生一家人就住在蜂场下与蜜蜂为伴,他很自信,“密云生态环境好,荆条花长得盛,没有农药化学污染,特别适合蜜蜂采蜜。”

 

北京近乎“苛刻”的绿色食品认证,足以支撑王全生等密云蜂农的自信。北京市农业绿色食品办公室高级农艺师、绿色食品资深检查员周绪宝解释说,蜜蜂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器,而涉及绿色食品认证,蜂蜜生产地区的土壤水质、蜜源植物、蜜蜂养殖、检测加工、贮存包装、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都要持续经受高标准审查,“蜜蜂最怕农药,养蜂最怕生螨虫,蜂农只有每个环节做到位才能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养殖的蜜蜂。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在京纯合作社中,除了普通养蜂户,像王全生一样进行高标准绿色蜂蜜生产的标准化蜂场共有100户。所谓绿色蜂蜜生产,即合作社对蜂农进行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引进优良品种、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检测、统一加工、统一品牌和统一销售,八个统一的管理贯穿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链条中,保证绿色蜂产品的质量。

 

周绪宝表示,目前,北京市能取得绿色食品证书的蜂蜜不多,如今就集中在密云,合作社的部分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许可证书,都是自然成熟蜜。

 

据悉,作为密云蜂蜜的代表,近年来合作社通过绿色食品提升合作社质量水平和产品美誉度,提高蜂农收入,其中还有大批低收入农户通过蜜蜂养殖脱贫致富。守着北京至关重要的“一盆清水”,密云水库周边不可能发展什么工业与可能产生污染的种植业养殖业,但水库边绿水青山里“甜蜜的事业”,漫山遍野的荆条花与忙碌不停的小小精灵,让库区的农户们,每年都能对勤劳致富充满期待。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更为密云特色农业和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蜂盛蜜匀”的金字招牌正越擦越亮。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