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7月1日刚刚“披星戴帽”,同济堂再曝违规担保。8月10日,同济堂发布公告称,公司自查发现存在超10亿元违规担保且被起诉。

 

内部审批程序未“阻拦”超10亿元违规担保

 

同济堂自查发现,在未履行相关内部审批决策程序的情况下,公司存在违规对外担保的情况。2018年1月,控股股东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控股)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等投资方签署组建产业基金的《合伙协议》,同济堂控股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1亿,也是基金兜底方。同济堂、同济堂控股和申万宏源签署差额补足协议和份额收购协议。截至目前,该基金投资的项目处于建设期,实际担保额度10亿元,项目专户资金余额约10亿元。今年4月,申万宏源因未能按期获取基金固定收益而对同济堂控股、同济堂提起诉讼。

 

2018年9月,湖北同济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科技)与钜洲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洲资产)签定融资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基金,向钜洲资产融入资金2亿元用于同济堂控股对一家民营医院投资,协议约定同济堂对基金投资回购价款及各项债务相关费用的偿付承担差额补足义务。截至目前,实际担保额度为1.92亿元。因该融资款到期后同济堂科技未能全额偿还,钜洲资产提起诉讼并将同济堂列为被告方之一。

 

同济堂表示,公司相关内部控制失效,导致上述违规行为的发生。截至目前,上述因控股股东原因的违规担保及其他原因导致公司涉及诉讼金额合计12.82亿元。上述违规担保及诉讼事项导致公司合计12.33亿元的资产冻结,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9.16%。

 

控股股东占用资金超10亿,净利下降超七成

 

同济堂以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为主要经营产品,其主要客户对象包括医疗机构、批发企业、零售药店。2007年3月16日,同济堂登陆纽交所,融资1.2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本土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成药企业。2011年4月,同济堂宣布,被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与Hanmax Investment Limited并购,成为二者全资私有公司,股票也随即在纽交所停止交易。

 

同济堂随后又谋划登陆A股。2015年4月,啤酒花对外公告,将收购同济堂100%股权,公司主营业务、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都将随之发生变化。2016年,同济堂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借壳啤酒花登陆A股市场。

 

登陆A股后,同济堂业绩表现不俗,2016年至2018年营收、净利润三连涨,营收更是一度突破百亿大关。其中,2016年至2018年的营收分别为89.97亿元、98.55亿元、108.42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4.73亿元、5.15亿元、5.29亿元。2019年,同济堂营收、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营收为45亿元,不足2018年一半,同比下降58.50%,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下降77%。

 

因2019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同济堂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从7月1日起变更为*ST济堂。报告期内,同济堂期末应收控股股东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款10.46亿元,但未能提供完整的资金往来相关资料。同时,多个子公司内部控制失效,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资产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