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8月12日,在新京报贝壳财经主办的“中国经济新格局:乘风破浪”夏季峰会上, 多位与会嘉宾围绕“在目前经济环境下,我们还要不要以基建投资去推动经济增长”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针对这个话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达了她的观点。她认为,这个回答是肯定的,目前我们的基建投资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还没有恢复,加上国际地缘政治上的一些因素,外需方面有很大变化,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对我国经济发挥大的支撑作用,这也是中央提出“内循环”的背景。

她进一步分析称,从我国内部情况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中,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有力力量,但目前受疫情影响还没有全面恢复,进出口也多少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或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作为自我主导性比较强、且政府可以发挥比较明显作用的投资,要在当前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任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投资的三大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房地产)看,其一是房地产行业,近年监管主旋律都是“房住不炒”,前两天有关部门还在强调,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的一个手段,所以房地产还要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不太可能作为经济下行期的主要发力点。

其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要分为新基建和老基建。老基建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铁公基”,主要是政府为主投资的铁路、公路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后,我国在这些方面投资非常大。

“我今天刚从西藏回来,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它的公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看上去都已经相当的成气候了。”冯俏彬称,从全国范围看,围绕着“铁公基”的建设还有一些投资的空间,但是总体上它的空间和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以前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质量更高、更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取向。

这也是新基建和老基建之间的差别。冯俏彬表示,当前如果还涉及一些类似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的话,主要是要以新型城镇化为牵引,着重在都市圈、城市群,解决人口高度聚集区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需要。这方面的投资不能全面开花,否则它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会非常差。

现在比较强调的新基建,是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基础,包括5G、特高压、以及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的一些投资,这是未来投资的一个重点。谈到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的时候,一般讲“两新一重”,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主要是围绕着这三块来做。

冯俏彬总结称,当下基建投资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力量,而且也是顶住内外压力的中坚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基建投资重点、结构、投资方式、投资主体都在发生变化,如投资主体方面,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政府投资为主,现在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但同时要想方设法地带动民营企业一起投资,让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要结合起来。

以基建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亦有它的利弊两面性。冯俏彬提醒,如果不解决好投资的方向、主体等问题,也有可能为今后带来严重的债务包袱。“除了政府一部分预算内投资,绝大部分还要通过银行贷款,如果投资效率比较低甚至没有回报,未来就会形成一个比较严重的债务负担。所以在投资项目、投资主体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考究的,要有一些和过去不同的做法。”她说道。

新京报贝壳财记者 程维妙 编辑 赵泽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