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史上首次启动一级防汛应急响应。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这两日,四川洪水引发关注。


我爸妈在河南老家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吃饭。妈妈不识字,但是她谈起洪水来头头是道,指出成都有几个淹水的区域,让我小心些。我说没事,我出去跑步鞋都没湿。她老人家每天看电视,天气预报已经能背熟了,“可能还要下几天吧。”


父母看待洪水的方式我非常熟悉,因为和十年前没什么区别,得到的信息大多来自天气预报和传统媒体。然而,现在人们看待洪水的方式已经有所不同。最突出的不同在于,一场洪灾被打碎成若干个画面,一些吸引眼球的“奇景”和“奇观”被高度关注,而另外的重要信息却被有意无意忽视了。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今天乐山大佛“洗脚”的视频和照片在网上刷屏。但是,对于整个乐山城区的情形以及四川整体的受灾和救灾状况,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我身在成都,朋友圈里也都在传播各种洪水的短视频,有些看不出地点,也有的被有关部门辟谣——人们更愿意传播那种片面的、有冲击力的画面。有些画面让人感到恐怖,但其实并不是真的,例如有视频显示,一群牛死在地上,但后来被证明是几年前发生在内蒙古。


这一次四川的降水,雅安、乐山和成都的金堂,水势都很惊人。雅安的照片,简直是一片泽国,但是一位雅安的朋友很淡定地告诉我:“以前有比这更大的。”


视频中的洪水,加上配音,成了某种“影视作品”。它减少了灾难气息,更重要的是,诸多短视频中的洪水,都是一些真假莫辨的片段,人们无法通过这些片段,像我父母一样获得关于灾情的整体印象,也无法获取真正有用的“避灾信息”。


一个在九寨沟旅行的朋友,要想返回到成都,需要获得沿线的交通信息,包括哪些地方塌方、何时能够抢通、暴雨是否引起了交通管制等——通过短视频,这些信息都无法获取。


事实上,在有些平台上,很多自媒体“制作”的洪水视频,有时还会配上气势磅薄的音乐——这种“作品化”倾向,甚至“娱乐化”表达抽离了灾情本身;那种“磅礴的气势”,看上去就像发生在另一个完全平行的世界。


在这样的时刻,传统媒体机构的责任和作用得到凸显。今年的暴雨比起往年无疑是惊人的,不久前长江流域的洪水,最初很多人感叹看不到洪水报道——其实并不是媒体上没有,而是媒体上呈现出来的和在手机上刷到的,更像是两种类型的内容。全面系统的洪水报道,越来越难抵达受众视野;而洪水视频的“作品化”,无人机航拍和配乐的使用,都让洪水的传播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这就是如今信息传播的特别之处。对于灾害信息接收渠道的变化,不仅对媒体机构本身影响深远,也会影响到每个人对生活的判断。


如今,我们在信息获取方面的技术已经进步得多,但同时,信息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作品化甚至是娱乐化。这种娱乐化倾向潜移默化间消解着人们对灾害属性的认知,让自然灾害变成了不痛不痒的一场“演出”。这样的趋势,值得警惕。


当然,要扭转这种现象,不只是要求公众要提高对自然灾害、公共利益的敏感度,也要求网络平台、媒体机构用兼具专业性、连贯性、服务性的信息来不断引导公众。通过双方努力,不断提升信息质量。最起码,关于这场洪水,不能只留下一段乐山大佛“洗脚”的逸闻。


□张丰(媒体人)


编辑  孟然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