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8月18日,由于四川汛情,位于三江汇流处的乐山大佛70年来首次被洪水淹至脚趾。19日上午洪水退去,乐山大佛管委会也宣布本周内景区将重新开放。有网友指出大佛有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可保大佛全身周全。那么,传说中的这套排水系统是否真的存在?何时被建造?又在汛情中起到多大作用?四川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石窟研究院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把问题一一解答,据介绍,修造在大佛耳后、肩部和胸后的排水廊道,最主要的功能其实并非是用于抵抗降雨。

 

雨中的乐山大佛。严理 摄


排水廊道修造在大佛三处地点

 

“排水系统是真实存在的,它与乐山大佛同期建成,乐山大佛的建造也是经过科学规划的。”彭学艺是四川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石窟研究院的负责人,他对新京报记者讲述,排水系统作为乐山大佛的保护设施,可以说集中体现着大佛的科学价值。

 

古代匠人设计所体现出的科学性,需要结合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解释。“我们这个地方位于湿润气候区,降水量非常丰沛。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地区属于丹霞地貌的红砂岩,本身质地比较疏松,含水量丰富。”

 

乐山大佛常被人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彭学艺解释,正因山体的特质,常有水渗出,所以古人在开凿建造大佛时,就为乐山大佛设计了排水系统,“也就是说,这套排水系统其实是为了减轻山体渗水对大佛本体的影响而设计的。”彭学艺讲述,古人为大佛开凿的排水廊道,分布大佛的耳后、肩部和胸部,其中耳部和肩部的排水廊相互贯通。

 

于普通游人而言,这些排水廊道设计“隐而不见”,但对真正的考古学者来说,这些廊道却非常明显。“廊道宽度在50厘米到1米之间,高度在2.85米到3.2米之间,我们在开展相关保护工作时能从大佛的一侧走到另一侧。”彭学艺说,排水廊道,可以直接在大佛的左右平台上观察到。

 

大佛排水廊道示意图。新京报制图 赵斌


那么如何知晓这些廊道便是古人的巧妙设计呢?彭学艺指出,在廊道底部,可发现廊道是往山体倾斜的,这也就相应形成了一条排水的水沟,“在雨水丰沛期,你会发现它总是湿漉漉的,而就算到了秋冬,雨水渐少,沟里也相对潮湿。”此外,彭学艺谈道,在排水廊道靠近山体的一侧,还多存在1厘米-2厘米不等的钙化物,而靠近佛身的一侧则相对干燥,“所以我们判断这个廊道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山体渗水的问题。”

 

用于遮盖佛身的大像阁被毁

 

清代诗人王士祯在咏颂乐山大佛时,曾写到“泉从古佛髻中流”,是形容在雨天时,顺着大佛发髻中的沟壑顺流而下的雨水。而在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也确实在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但彭学艺指出,虽然发髻中的沟壑同为排水系统的一部分,但经考察并非与大佛同期建设。

 

大佛头部螺髻排水沟示意图。新京报制图 赵斌


即便在降雨时,排水廊道也能排出山体的渗水,但在专业学者角度来看,排水廊道终究不是为了汛期抵抗降雨而造。“因为古人为了阻断降雨对佛身的影响,其实是另有设计的。”

 

古人设计建造乐山大佛,并非只为一时考虑,许多设计更是为千百年之后做打算。彭学艺所指的即为大像阁,本为罩护大佛的阁楼。“古代的大像阁从头到足遮盖大佛,避免了乐山大佛遭受日晒雨淋,而排水廊道则能解决山体渗水,二者各司其职,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达成了保护大佛的目标。”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游客对“大像阁”并没有任何印象,因为作为木质遮盖物,它并没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许多专家推测它毁于宋元之战。但游客如果注意观察,还能看到佛像两侧仍保留着许多大像阁的遗迹。

 

位于三江交汇处有镇水之意

 

“在四川省,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行人。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在人教版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乐山大佛是为镇水所造,在彭学艺看来,课文中讲述的不仅仅算是个传说。

 

“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的地方。在古代,三江汇流,水势凶猛,而这里又是水上交通的要道,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公元713年,禅师的慈悲心让它成为了乐山大佛的第一任建造者,希望借江河汇流处建造的大佛来镇减水势。而至此以后的90年,乐山大佛共历经3代工匠,才最终完工。

 

大佛耳后设有排水廊道。受访者供图


谈及最近的一场淹至大佛脚趾的洪水,彭学艺说,虽然已经提前预报了,但洪水之大还是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三江汇流之地,流域的水汇集在此形成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漫过了佛像下面的脚踏。几个小时后洪水退去,脚踏上后期修缮的附加层出现了小部分的脱落,“但面积不大,只有几平方米。”

 

“洪水来袭,大佛确实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乐山大佛本体总体是安全的。”彭学艺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