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绿地控股(简称“绿地”)的发挥既有亮点、也有槽点。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其销售额和净利润都出现了暂时的下滑,但是,随着“二次混改”拉开帷幕,给绿地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想象空间。


对于下半年的展望,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有信心保持年初目标不变、指标不减,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绿地新一轮的深度混改也已揭开序幕,将再树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新标杆。”


受疫情影响,销售额、净利润双双下降


8月25日,绿地发布2020年半年报,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增长4.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20亿元,同比下降10.77%.


从营收构成来看,大基建板块营收受到疫情冲击明显。上半年实现的2098亿元营业收入中,房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结转规模稳中有增;基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06亿元,同比减少1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0个百分点。


绿地方面指出:“疫情突然来袭,房地产行业深受影响,市场成交出现断崖式下滑。二季度后,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市场快速复苏回暖。”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绿地的核心主导产业房地产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30亿元,同比下滑20.69%。其中,住宅占比70%,商办占比30%;商办项目除大部分出售外,也有部分保留用于出租及商业、酒店运营等。


从销售业绩的恢复来看,绿地的步伐在龙头房企中稍显迟缓。比如上半年碧桂园、万科等龙头房企的销售额同比也出现下降情况,但是,随着二季度的市场复苏,上半年的降幅约在5%,而绿地销售额同比下滑两成也表明其下半年将面临着更大的销售压力。


按照“稳中有增”的销售目标,2019年,绿地实现销售额3880亿元,要赶超去年,绿地下半年也需要加大推盘和销售力度。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今年上半年,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3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0.7%,下半年较去年同期销售需提速15%以上,方可达到与2019年全年相同的销售规模,销售压力较大。而回款质量在上半年明显提升,上半年销售回款达1257亿元,回款率约95%,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6个百分点。”


短期偿债“承压”,加大融资、强化回款


在龙头房企中,去杠杆、降负债是绿地面临的重大考验。


今年上半年,绿地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0.24%至88.51%,高于行业均值,扣除预收账款后为82.70%,短债比为0.72,较上一年同期下降5%,短期偿债压力有所提升。


从近期来看,融资政策持续收紧,如果按照目前市场上所画出的“三道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这三项指标衡量,绿地下半年需要控制有息负债规模增长,进一步降低杠杆水平。


目前,绿地方面表示,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总体良好,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1亿元,较一季度由负转正。获得主要贷款银行授信额度4150亿元,已使用额度1887亿元,未使用额度2263亿元。


绿地表示:“将着力加大融资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及加快项目周转和结转、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等,除常规开发贷外,落实疫情贷款,推进ABS、境外债券、公司债、疫情债等创新融资,多元化融资成效显著,并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下继续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未来业绩确定性持续加强,不断加强主业销售回款,预收账款持续稳步提升至3934亿元,奠定未来业绩基础。”


推进“二次混改”,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业绩受到疫情影响引发波动,但是,绿地在上半年还是有不少新的看点和机遇。


最值得关注的是,绿地推进“二次混改”。7月26日,绿地发布公告称,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拟转让的股份比例合计不超过绿地总股本的17.50%。初步测算,绿地此次转让股权涉及金额将不低于145亿元。


绿地“二次混改”被市场寄希望于其“重振市值、提升股价”的重要一次契机。目前,“二次混改”将引入谁作为战略投资者仍是下半年最重要的看点。


此外,免税品经营牌照是否能够“花落绿地”也是其商贸板块发展的重大机遇。据悉,目前,包括绿地在内的多家企业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免税品经营资质申请,这也意味着,绿地将有机会成为下一张免税牌照的得主。


免税牌照是稀缺资源,一旦申请成功将对绿地商贸板块和整个股价的走势带来提振。绿地自2019年12月正式组建了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财报显示,截至目前,绿地已在天津、西安、济南、哈尔滨、宁波、贵阳、成都、昆明、兰州、重庆等地落地贸易港项目10余个。


面对压力和机遇,下半年,绿地能否实现业绩翻盘值得市场期待。


新京报记者 徐倩

编辑 武新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