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葛格


“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正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展出之中。近日,涵芬楼艺术馆内举办了以“陈独秀、胡适与他们的时代”为主题的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从此次展出的陈独秀与胡适的手稿出发,围绕历史、文化、思想及学术发展等多个角度,对新文化运动时期进行了回顾与梳理。


为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在艺于近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联合举办了“陈独秀、胡适与他们的时代——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主题学术研讨会。图为研讨会现场。


亚东图书馆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颗明珠,在20世纪上半叶与商务印书馆、韬奋书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此前消息透露,本次特展中展出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跋<红楼梦>考证(一)(二)》以及胡适与友人往来信札等,具有瞩目的文献价值,被誉为“新文化运动文化遗产”。与会者们也在当天的发言中谈到,针对这些手稿的整理和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陈独秀及胡适的思想及新文化运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据悉,“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北京站将于8月31日落幕,之后将开启全国巡展,重访亚东图书馆,以及陈独秀、胡适生命中最重要的另外四地。9月初,展览将前往上海、南京、杭州,最终回到陈独秀与胡适的故乡安徽,以“一座‘图书馆’,两位文化巨擘,一场新文化运动,百年中国史”为寻访蓝图,以特展、学术研讨会、专题短片为形式,开启一程跨越百年的文化寻访之旅。

 

于双序中见百年中国思想史的两个方向


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主讲《人生观》,自此在中国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有关“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陈独秀与胡适都在1923年11月,应亚东图书馆创始人汪孟邹的邀请,先后为该馆汇印的《科学与人生观》一书作序。


据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介绍,亚东图书馆与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如陈独秀和胡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当时出版新文化书刊贡献了较大的力量。河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张宝明提到,“汪孟邹作为一个出版人非常会经营,他实现了市场和思想完美的结合,是中国近代出版史和思想史上双赢的典型范例。通过《<科学与人生观>序》双序双答,他把两个老朋友引斗在一块,造成一波三折思想交锋,应该说,这是汪孟邹从生意手段、营销手段出发所做的一次策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姗姗谈到,学术界关于1923年的“人生观论战”研究多且详细,尤其是关于“科学”概念,但是对于“人生观”的讨论有限。她在现场介绍到,1923年,张君劢将他的译词改成“人生观”,这个词由日本人从德文译出。在日语语境里,“人生观”便包含着德文“直观”的意思,但进入中文的时候,这一层含义被过滤掉了。后来对人生观的理解,更接近英文当中“关于生命的一种观点”这个意思。在张君劢的概念里,既然是对于生命的直观,当然不可能跟科学有什么关系。因为在康德的系统里,科学是科学,伦理是伦理,三大批判的划分非常清楚。


而在这场争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胡适研究学会会长耿云志认为,陈独秀写下《<科学与人生观>序》的重要动机之一,就是发现胡适这一派人批评张君劢反对科学的说法不彻底,因为他们不肯承认唯物史观。陈独秀在文章里提到,胡适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站到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来。而胡适认为,陈独秀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过于简单。并且,胡适作为实验主义的信徒,强调经验为核心观念。所以胡适对于唯心、唯物的问题,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


对于陈独秀和胡适之间的纷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左玉河表示,“现在看陈独秀、胡适等五四那代人,他们的观念、立场可以不一样,讨论问题是朋友,可以骂、可以拍桌子,这两个人代表百年中国思想史的两个方向。”


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手稿


带有思想自传性质的《胡适留学日记》


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介绍,《胡适留学日记》初名《藏晖室札记》,于1939年由亚东图书馆首次出版。记录的时间从1911年到1917年胡适留学归来为止,共分17卷出版。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发现了他的手稿,影印出版中新增《北京札记》》和《归娶记》,弥补了胡适日记自1917年结束到1919年间的空白。胡适谈到,写日记是为了帮助自己记忆,是给自己打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所以这本书带有“思想自传”的性质。胡适还提到,这17卷写的是一个中国青年学生七年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历史。所谓“赤裸裸”三个字也可以说是真实呈现最好证明。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主任姜异新在发言中提到,胡适使用的是一个普通的美国笔记本,但书写方式是中国的。胡适把本子横过来用,从右往左翻页,写的时候是从右往左竖写。大多数时候,胡适用的是蘸水笔,最后力度大的时候有一种分叉的痕迹,很少一部分用毛笔、钢笔。书写当中以汉语为主体,夹杂着英文。汉语有时候用文言,有时候用白话,还有很多中外符号。内容中包含的材料非常广泛,全面展现了胡适在求学读书、日常生活、娱乐、运动、关系、交游方面的经历。胡适还提炼篇名,有字课、朋友篇,有些像现在做手账的意思。这恰恰是现场感的体现,因为是随时记录,虽然很注意编排,但因为内容太丰富,难免显得庞杂,甚至无章法可循。这恰恰是文献原始的意义之所在,也是胡适最初出版的时候采用《札记》这个名称的原因。


而从这本留学日记的内容上看,姜异新强调,这是一部以读书杂记为主的思想随笔和文化记录。胡适非常有向公众表达的欲望。用汉语特意记下自己留学的经历,从最初下笔那一刻起,他内心的读者就是自己的同胞,他要向祖国报道作为第二批庚子赔款的留学生如何浸润在西方文明里的。“在今天这样一个新媒体发达的时代,回望《胡适留学日记》,发现非常类似于现在的博客、个人微信的公众号,可以说是新媒体写作的前身,除了不能随时互动之外。读者从中能够看到胡适强烈的求知欲、表达欲。有时候一天写几千字,思路非常通达和流畅,同时显示出美国教育体系对他深刻的影响,如何一点一滴形塑学贯中西的大师。”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


手稿本中丰富的文献研究价值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唐娒嘉在会上介绍到,《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中的剪贴材料主要包括剪贴报、摄影作品和书信粘贴这三种主要形式,不同的剪贴来源和载体也呈现出了胡适兴趣之博杂、视野之开阔。梁实秋先生也注意到了胡适爱在日记中贴剪报的习惯,在《怀念胡适先生》中就曾叙写其与徐志摩同在胡适书房翻看胡适日记的情形,发现胡适的日记“除了私人记事之外,他每天剪贴报纸,包括各种新闻在内,因此篇幅多得惊人,兼具时事资料的汇集,这是他的日记一大特色。


姜异新也指出,1939年亚东图书馆出的版本做了摘录,过滤掉很多原始材料,实际上过滤掉了现场感,胡适是如何搜集材料、进行整合、裁剪,修改痕迹、思考步骤、结论得出的过程都在过程中被流失。“这不是写满字普通的日记本,而是增厚、延伸了很多副文本信息的文献。这些副文本,包括照片等,都是当时具有时代特征的印刷品和出版物,显然是当时的中国社会非常缺乏的内容。”而这些重要的信息,都能够在手稿本中得到体现。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室主任秦素银认为,胡适在1915年前后,结合西文标点符号和中国传统符号,创设了一套标点符号体系。秦素银表示,“我之前很希望看到他是怎样使用标点符号的,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去做。但排印版在出版的时候,加入了后来通用的标点符号。现在看到日记手稿本,可以看到他是怎么使用这套标点符号,以及使用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想这也是手稿本的价值之一。”


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手稿


除此之外,彭姗姗在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手稿中发现了两个有趣细节:首先,陈独秀在讲到社会科学的时候罗列很多,比如政治学、社会学等,但是居然把历史学漏掉了。作为一个信奉唯物史观的人,在讲历史时没有想到历史学,后来意识到又加上去。另外,陈独秀说人的思想、意志都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所以不要相信有什么良心和意志自由,这是改过的。“这说明什么呢?连他自己读起来也会觉得不存在‘个人良心’、‘个人的自由意志’,看起来太扎眼了。毕竟他作为《新青年》主编、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此前长期宣扬的都是个人主义。这个手稿存在的文本裂缝,如果仔细去看,可以感受到陈独秀当时虽然口中非常坚决地说,‘我就是一个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呢?他背后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痕迹,在手稿里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作者丨葛格

编辑丨安也

校对丨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