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前脚刚影响东北,仅隔一周时间,第9号台风“美莎克”又携风带雨一路北上,预计9月2日午夜前后在韩国南部沿海登陆,3日中午前后移入我国吉林境内。 

 

与台风“巴威”相比,“美莎克”与冷空气结合,影响范围更广、降雨更强,大风持续时间长、阵风风力大,黑龙江大部、吉林、辽宁东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将出现大到暴雨。

 

9月2日,中国气象局组织专家解读显示,虽然这两个台风均未正面登陆我国,甚至登陆后“段位”降低,但风雨影响仍不可小觑,需要严密防范。


风雨最强的地方不一定在登陆点

 

雨下在哪儿、下多大,与台风的强度、中心位置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们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影响降雨的因素诸多。降雨落区并非局限于台风中心或登陆点,在水汽输送充足、上升运动强烈的区域,强降雨就有可能光顾。

 

一般来说,即便是结构完整的台风,也并非整个覆盖范围内全是降水,更别提有些结构不对称的台风。因此也很可能出现登陆点无大碍,但其他侧“遭殃”的情况。

 

2006年的第4号台风“碧利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碧利斯”强度没有达到台风级,但是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其南侧,给福建、江西、广东等地造成相当严重的洪涝灾害。

 

登陆后台风减弱变性不等于风雨变小

 

根据预报,台风“美莎克”登陆后强度将明显减弱,3日夜间在黑龙江省境内变性为温带气旋。这意味着风雨也会小吗?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介绍,台风登陆后,有可能与冷空气打个配合,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或在地形的作用下,产生更强烈的垂直运动,带来更大的风雨。

 

比如,台风“美莎克”到东北后,虽然强度变弱,但在另一个系统高空低涡的助攻下,风雨丝毫未减。再如,2018年第14号台风“摩羯”登陆后深入内陆,给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带来强降雨,其减弱后的残留云系还导致沿海地区出现大风。

 

台风变性是指热带气旋北移至温带一带,受西风槽影响而失去了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变成温带气旋。“冷空气入侵台风后,破坏了台风暖心结构,导致其变性。”张玲说。

 

许多台风在变性之后呈现出减弱或移走的趋势,但对于台风“美莎克”来说,9月3日至4日变性的过程中,恰逢风雨强烈的时段。所以,台风变性不一定意味着变弱。

 

台风“段位”低,影响力可能不一般

 

从统计上来看,台风越强,确实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降水量。但有时候,那些看上去结构松散、不起眼的弱台风,一旦遇上天时地利,也能带来可怕的影响。

 

比如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仅在登陆前维持强热带风暴7个小时,其余时段均维持在热带风暴或热带低压。它看似柔弱的“身躯”,导致24个县市突破降雨量历史极值,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

 

所以,一定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我国的台风,哪怕它没有正面登陆、或者登陆后减弱。因为,在冷空气甚至特殊地形的顺手助攻下,台风的影响力可能不一般。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