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业本忘带了”“你怎么不忘了吃饭?” | 论杠精的诞生》《“杠精”越来越多,但这其实是个体获得解放的结果》这组文章,一是探讨了抬杠的类型及其逻辑特点,二是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了抬杠何以越来越多。两年过去了,杠精还是无处不在。众声喧嚣,不同声音竞争,是一个现代社会的一般现象,并无不妥,问题在于这不等同于让人如履薄冰的抬杠。

 

为了防御被杠,如今许多人练就了诸多十八般武艺,比如不忘加一个狗头表情包、说一句“不喜勿喷”,再或者说“一个感觉,不一定对”,在把个人经验向现象推演之时慎之又慎,很遗憾,似乎没有多大用,对方还是会反驳你既然自己都知道不对,“那就不对”“删了吧”。

 

这些武艺或招数可能在起初有些作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效力。没有什么招数能一劳永逸地打败杠精。没有人说话能滴水不漏。他们只要“对人不对事”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撰文 | 维舟

 

杠精盛行之下的“劣币驱逐良币”

 

“要在网上说话,现在都得完美才行。”

 

看到有人在豆瓣上这样感慨,这迅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的确,近几年来给人的一个普遍感觉是:网上杠精盛行,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被人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加以解读、攻击,甚至引来雪崩式的劣评。尤其是你从个人经验式的观察推断社会现象时,务必非常小心谨慎,即便加一句“一个感觉,不一定对”,也会招来质疑——“既然自己都不知道对不对,那就不对”。也正因此,很多人都会在发言的末尾防御性地加一句“不喜勿喷”,但这个挡箭牌往往也不起效果。

 

成立于2018年3月2日的豆瓣小组“杠起整个地球”。

 

这给个体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如果他们不想承受这样的轰炸,就得再三斟酌小心——不少人就此变得越来越不想说话,转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圈子里,和能够信任、理解的朋友才对谈。这样一种趋势让很多人担忧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因为往往是那些洁身自好、期望理性对话的人最不能接受那种厮杀气氛,到头来相当于是把公共讨论空间拱手让给了那些最喧嚣的声音。

 

狗头表情包被认为是防杠利器。

 

追溯起来,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与长久以来一元化的价值观有关。受此影响,人们习惯于将差异看作是偏离、错误乃至低劣,因而难以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在他们的发言中,经常潜藏的话语是“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这样错误的观点不应容许它存在”,有时更出以刻薄的嘲讽:“不懂别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这造成了一种无形的社会气氛:仿佛只有权威的看法、正确的观点才有权说出来。

 

这意味着,人们在公共讨论中几乎本能地会注重社会化和社会管控,很自觉地会试图站在集体的立场上“管理”他人的言说。问题是,如果事先就认定只有一部分有价值、正确、权威的观点才能得到传播,那么人们自然会去歧视、打压那些在他们看来是无用、错误的观点。往往越是持有这种立场的人,越难平等地跟人展开讨论,因为既然自认掌握着真理,而认为他人的意见是不值得倾听的,那就势必导向所谓的“碾压式讨论”,试图完全彻底地驳倒对方,不断追击以求完胜。

 

于是,在这个舆论的竞技场上,一个人的立论就得无懈可击才能站得住脚,否则很容易遭到侧翼火力的狙击,乃至不知哪里飞来的冷箭。因为我们在争论中,常有一种求全责备的倾向,攻击他人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而其论战手法,也往往是找出对方论述中的漏洞、强调其表述片面,而只有自己才代表着更完整、公正的看法。这不仅仅是对他人观点中的瑕疵缺乏容忍,而且还有一种偏执的念头,那就是必须要分出个对错。

 

《逻辑学十五讲》,陈波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逻辑学的基础入门。

 

没有人说话能滴水不漏,

除非是“正确的废话”

 

“要求他人立论全面准确”的思路,是试图通过对其整体立论不够完美的否定,进而延伸到其某个具体观点不成立。这套思维方式,其实是“对人不对事”的一个变种,本质上仍是试图通过否定某人整个人(的信誉或人格),来否定其持有的某个具体观点。就其内在策略而言是一贯的,即:前半程以偏概全,后半程以全否偏。无论是贴标签的“概”,还是贴标签的“否”,都不是针对具体的“事”,而是针对“整个人”、“整个论述”。

 

然而,没有人说话总能全面、正确、滴水不漏,那几乎是对道德完人的要求,现实中的人既不可能做到,也没必要做到——因为可想而知的,如果说什么都得小心翼翼、面面俱到,那说出来的通常就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实际上,这与中国社会盛行的那种单一的道德完美主义系出同源,凭一点瑕疵就完全否定一个人,这无视人性的复杂多面,其结果是很多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往往反倒显得很假。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殷海光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汉唐阳光,2018年6月。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人们在讨论中往往是在下意识地将自己的个人特征展示给其他社会成员——换言之,所谓的“立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觉得什么最重要。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不过他们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认定不同。也因此,对很多人来说,“事实”假如不能用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就没什么用;更进一步说,如果讨论时要接受自己可能错误的那部分,很多人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就丧失了,因为他们在争论中更多的其实是受一种表现欲驱使,以此彰显自我来获得满足感。吊诡的是,这本身就是杠精最典型的人格特质之一,他们虽然经常攻击他人“片面”,但当他们那种表现欲凸显自我特性时,更容易表现得偏颇乃至极端。

 

当时代变得越来越复杂时,没有人能在阐述自己观点之前全面准确地了解所有信息,尤其如果此人讲述的只是个人观点,就更无须苛求了。在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中,第一条戒律就是允许人畅所欲言,不必顾虑对错,更禁止评判他人的观点。因为一个想法是不是错误,我们一时之间可能谁都不知道,没必要急于下判断,更何况,即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有害的,有时反倒在尝试失败后激发了创新。最重要的是,让人们不至于担心自己的看法幼稚可笑而不敢说出来。

 

并不容易的“对事不对人”

 

要消解这样的思维模式,首要的一点就是回到“对事不对人”这一点上来,最好是时刻对自己的思维倾向保持警惕。这并不仅仅是“道德修养”的问题,而是因为只有在“事实”层面上,我们才有可能达成共识——尽管什么是“事实”本身就会带来无穷的争论,但这至少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把注意力聚焦在问题本身上面,也避免参与对话的人因为畏惧说错话受攻击而噤声。

 

事实上,虽然那种求全责备的声音最终服务于社会管控,但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中,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无论在哪个时代的哪个社会,要说服、改变一个人的意见都是很难的,甚至近乎不可能,毕竟成年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牢固的立场观点。如今人们的生活又如此忙碌,可以说,愿意听一下,大家各自保留观点就已经很不错了,往往倒是表达的欲望超过了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哪怕厌烦网上论战喧嚣的气氛而沉默下来,却并不意味着他改变了观点。


《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美] 朱迪丝·博斯 著,岳盈盈、翟继强 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5月。

 

这样的氛围一旦形成,在短期内恐怕很难改变,因为这不仅仅是“容错”心理,还意味着社会整体上是否能意识到,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很多人都活得很紧张,似乎人生道路不能走错一步,否则就将万劫不复,这与“不能说错话”正是出自同样的心态,给人们的精神状态施加了巨大压力。但一个现代社会应当是容许每个人不断尝试,即便失败,也能按破产法的规则,从头开始。

 

说到底,要让每个人勇于创新、不怕犯错,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所谓“瑕疵即个性”,很多时候,一个人看起来偏颇的地方,也正是其个性所在;而在创意产业中,创造性也往往意味着“制造差异”,这首先就意味着不能将差异看作是错误,“即使不对,想法挺棒。”既想要追求个性、创新,又想要永远全面、正确,那是无法兼得的妄想。事实上,后一种社会即便可能存在,那它也将是相当无趣的。

 

撰文丨维舟

编辑丨西西,董牧孜 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