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工到“灵工”,见证了互联网的促就业能量。



2020年是个分水岭。呼啸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与人们的生活,并带来很多观念的加速变迁与普及——比如“网红”。如果说之前,“网红”还意味着某种茶余饭后的消遣,那如今,TA们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既成为新经济形态在个体发展上的投影,也紧密地嵌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之中。

就在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了国内首份以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为研究对象的就业报告——《灵工时代:抖音平台促进就业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以全职或兼职拍视频为职业,抖音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稳定、有序而复杂的就业体系,产生了如直播运营、选品师等五大类超20种岗位机会。据这份报告测算,过去一年,抖音整体带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达3617万个。

“3617万个”,尽管互联网产业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屡次被印证,但这数字依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这既彰显了短视频的强活力,又为我国在疫情之下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而国家政策层面也将“保就业”列为了六保之首。在当前背景下,要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业也起着“压舱石”的作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业”的内涵早已超出了“朝九晚五、一眼到头”的传统形态,而拥有无数的可能性。正如美国科技预言家约翰·马尔科夫所预言的:互联网行业每使1个岗位消失,就会创造2.6个新岗位。“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人社部今年发布的新职业目录,即为佐证。

而从很多互联网催生的新就业方式与新职业形式看,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灵活。而这也指向了一个事实:“灵工时代”正加速来临。

许多提前嗅到了变化并投身其中的视频博主、MCN机构、商家,已经享受到了第一波“灵工经济”的发展红利。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围绕着短视频所发散开来的就业链条,正走向高度职业化和专业化,数以亿计的用户、就业者、商家构建起了复杂多元而不失趣味的互利共赢生态。

这种生态,不仅让参与者受益,更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今年7月31日,国办印发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中,就充分肯定了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作用;提出要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加大对自主创新和灵活就业的保障支持。

支持“灵工经济”——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不禁让人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下海潮”。如果说,当时缔造的无数财富神话,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市场红利,那如今,在“新个体时代”,“灵工”们的成功,则仰赖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种种红利。尤其是抖音们催熟的平台经济,解放了生产关系的同时,也为灵活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灵工”,早已与彼时的“个体户”不同。“灵工”身上特有的互联网基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们的灵活灵动,源自有趣的灵魂、天马行空的灵感。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家里有矿”,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便是一座宝矿。

这也反映了“灵工经济”本质的特征:把个体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并为其接入市场变现的通道。在短视频平台,你有才艺,你有能力,你有想法,都可以找到用武之地。

而激活个体价值,也是盘活棋盘上的那些“子”。棋走活了,稳定就业、脱贫攻坚、消费升级、传承文化等大棋也就更稳了。这着眼的是个体与宏观命题的关联。

而对个体而言,“灵工”赋予他们的自由发挥空间,也能让他们找到生活的落点。就此看,抖音们在记录美好生活,也在创造着更多美好的生活。

“你的热爱终究会成就你的生活。”短视频也好,其他互联网工具也罢,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媒介”,它们一遍遍重申的,其实是“人最重要”。珍视每个人的个性和灵魂,激发人的创新和创造力,社会就会更有活力,就业作为衍生物也能得到其正向效应的辐射与助益。到头来,“灵工经济”内蕴的活力,也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助推力。

□钢镚儿(媒体人)


编辑:孟然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