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近期,中国唯一一个以北京命名的兰科植物——“北京无喙兰”首次在密云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被发现。同时,京津冀地区种群规模最大的珍贵用材树种——铁木种群也在北京雾灵山发现。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一些罕见或以前未曾发现的物种相继在北京出现。

 

“北京无喙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关注1:北京无喙兰是如何被发现的?

 

据“北京无喙兰”发现者、北京林业大学博士沐先运介绍,北京无喙兰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兰花,这种植物一直十分“低调”,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庆被发现。“一开始,我们并没觉得它是新物种,以为是一种分布非常广的野生兰花的个体变异,只是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和其他老师交流,鉴定照片时,发现了兰花的独特之处。”

 

他先后与植物分类专家进行交流,同时,经过细微结构分析、查询文献,并与俄罗斯专家沟通及国内兰科专家确认后,发表了这个新物种。由此,这一兰科新物种才为世人所知,被科学界记录在册。

 

2018年,百花山国家级保护区也曾发现两株北京无喙兰。此次,在雾灵山自然保护区1100米海拔的丛林里,北京林业大学研究人员在密云区野生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两株“北京无喙兰”,这是该物种的第三次发现记录,也是在北京东北部的首个记录。

 

目前,密云园林绿化局在这两株“北京无喙兰”周边安装了木栏围挡进行保护,防止野猪、狍子、斑羚一类的野生动物对它进行破坏。

 

北京市重点野生植物调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关注2:北京无喙兰长什么样?发现有何意义?

 

据雾灵山植物科考团队负责人沐先运介绍,北京无喙兰植株矮小,约20厘米,它相貌平平,形如枯枝。作为腐生型兰花,无喙兰自身没有叶绿素和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土壤提供养分,可以视为中海拔区域(约800-1200米)森林多样性的指示植物。

 

跟踪调查显示,2019年,北京无喙兰个体数量较2018年增加一倍以上,达28株。依据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北京无喙兰属于极危(CR)等级。

 

“兰科植物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其在传粉、种子萌发等繁育关键环节需要多重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繁衍生息。自然、健康的植被和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是孕育北京无喙兰这类植物的基础,这次它在雾灵山保护区出现,证明周边生态环境优良,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野生山西杓兰经人工授粉后的果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关注3:雾灵山科考近期还有哪些发现?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地区种群规模最大的珍贵用材树种——铁木种群近期也在北京雾灵山发现。在该区域发现的铁木多达50余株,半数以上的胸径超过20厘米,胸径最大约40厘米,树高最高达18米。此次发现的铁木种群,为目前京津冀地区分布面积最大、个体数量最多的铁木种群。

 

据沐先运介绍,铁木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但资源量并不清楚。国家标本平台上仅有118条标本记录,京津冀地区只有12条标本信息,其中最新的标本采集于68年前的1952年。


此前,他2014年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深山中发现了疑似铁木个体,2016年发现6株铁木幼树;2018年在河北雾灵山发现铁木约20株。

 

该种群被发现后,密云区园林部门及时和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在种群保护、苗木扩繁等方面加大力度,既要确保这一珍贵树种种群的健康生长,也要为人工开发利用摸索经验,做到绿色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注4:北京近年来还发现了哪些罕见物种?

 

北京生态环境正在持续向好。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9.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6%,湿地率3.6%。近年来,一些罕见或以前未曾发现的物种相继在北京出现。

 

例如,2017年在延庆区首次发现北京无喙兰;在北京地区消失60年的扇羽阴地蕨活体再次现身;在百花山地区发现了全球第二株野生的、北京特有的极度濒危物种——百花山葡萄;近40年来未见活体的珍稀植物山西杓兰又现踪迹等等。

 

此外还发现了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槭叶铁线莲、北京水毛茛等在北京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群,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展示了北京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也为有的放矢地做好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对话:对罕见物种开展苗木繁育、野外回归等保护工作

 

北京发现罕见物种后如何保护?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副处长黄三祥。

 

新京报:北京发现北京无喙兰、铁木种群等濒危或罕见物种后,后期如何保护?

 

黄三祥:我们将对物种及其周边生长环境加强保护。加强开展野外资源调查和保护,对其种类、数量、分布、生长受威胁因子等重新详细调查。同时要研究扩繁技术,对于扩繁苗木,我们要使其回归野外,进一步壮大野外种群,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

 

我们还会对它原有生长环境进行修复,具体来说,如果物种周边有高大的树木遮挡阳光,我们会对树木进行抚育,让它能够透光。对和它们竞争养分的杂草进行清理。针对铁木这种珍贵的用材树种,我们还会对其合理利用,考虑扩繁苗木今后在造林绿化中使用。

 

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组织开展了百花山葡萄、丁香叶忍冬、北京水毛茛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调查、苗木繁育以及野外回归等就地、近地保护工作。

 

新京报:罕见物种发布后,如何防止被盗采?

 

黄三祥:我们加强科普,提升大家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为防止盗采,发现濒危物种的具体生长位置不会被公布。同时,护林员也会加强巡查巡护,基本一个星期就会上山巡查一到两次,如发现问题会及时采取措施。

 

近年来,园林绿化部门加大了野生植物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违法行为。

 

新京报:目前,北京野生植物现状如何?

 

黄三祥: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有各类维管束植物2088余种(包括栽培植物),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分别为黄檗、紫椴和野大豆;80种(类)被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北京市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8种,分别是扇羽阴地蕨、槭叶铁线莲、北京水毛茛、刺楸、轮叶贝母、大花杓兰、山西杓兰和紫点杓兰。

 

新京报:除了植物,北京生态环境变好,还吸引了哪些野生动物?

 

黄三祥:近年来,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白尾海雕等珍稀濒危鸟类在湿地内相继发现。其中,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以往只在房山十渡地区出没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的栖息范围扩展到海淀、昌平等全市各区,“房山黑鹳”变身“北京黑鹳”。陆生脊椎野生动物也从1994年的461种增加到现在的500多种。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