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 柯锐)中印两国是亚洲经济两大引擎。近些年来,印度市场受到海外资本青睐,中资也不例外,但是中资企业近期在印度遭遇诸多限制。近日,新京智库举办了“‘龙象之争’:如何破解中印僵局”专题研讨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中印边境问题及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认为,印度的市场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中资企业投资印度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该撤时就要撤。


印度对中国有严重的经济依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表示,印度对中国有严重的经济依赖,这在新冠疫情暴发不久就暴露出来了。


印度很多的出口创汇产品,其上游原料来自中国,比如制药业,70%的原料药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一停工停产,对印度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印度社会的中右翼,对这个事情反应强烈,要求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同时,在中国出现新冠疫情之后,印度决策者认为,这个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难得的良机。他们认为中国停工停产了,世界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更多的进口印度的产品。所以,当时印度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特别是游说一些在中国的大型跨国集团到印度投资,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到现在印度的这种政策也没有改变。


印度认为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必定会发生调整,而这种调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美国提倡的“去中国化”。印度在“去中国化”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在很多方面都采取了非常果断的“去中国化”措施。


印度禁用很多中国的App,排除中国很多产品,排除中国国企的投资,一个重要的目的,除了实现所谓的自力更生之外,还有就是为自己国内垄断财团攫取市场的目的。所以是一箭数雕、一石数鸟,考虑得比较全面。


但是从短期来看,印度是无法实现其目标的。中国建立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是花了4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即使印度人比中国人更加辛勤、更加努力,没有10年、20年的时间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


从2014年之后,中国对印投资是增长很快的。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对印度的投资额,印方统计大概在80亿美元左右,还有说可能达到200亿美元。中国的一些国企和大型私企对印度投资比较多,特别是在一些风投领域,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对印度投资增长很快,因为大家觉得印度今后十年可能是像中国过去几年一样,成为一个增长非常快的市场。


但是刘宗义表示,中国对印度的投资受两国关系和边界问题的影响很大。比如2016年中印之间出现问题后,中国对印投资也就开始下降。洞朗对峙结束之后,2017年、2018年又开始回升。


在贸易方面,中国从2006年开始出现对印度的出超,并且数字越来越大,到2018年、2019年时,两国的贸易额是八九万亿美元,中国对印度的顺差就达到五六百亿美元。两国贸易的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印度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印度制造业不发达,对中国出口商品以原材料、农产品为主,而从中国进口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太阳能元器件、手机元器件这些电子产品为主,所以两国的贸易不平衡。


但印度认为问题主要是市场准入问题,所以它希望中国扩大对印度产品的进口。在2018年之后,中国对印度的市场开放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对印度的大米、食糖做了非常大的让步,但是这些让步没法弥补双方的贸易赤字,所以印度仍然不满意。


印度的本土企业想要过来接盘


刘宗义表示,这次新冠疫情之后,印度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凸显出来,使得印度感到非常担心,担心它的经济安全,所以它希望实现所谓的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印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对中国投资的限制,对于中国国企进入采购市场的限制等。印度采取这些限制行为,一方面是想对中国施压,另一方面跟莫迪政府的政权基础有关系。莫迪政府的政权基础是建立在大财团、大资本家的基础上,所以他希望为这些印度垄断财团攫取市场。这个市场原来是不存在的,中国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来了之后,给他们新创造了很多消费者、创造了很大的市场。现在,这些印度的本土企业就要过来接盘了。


从长远来看,印度经济当中存在一股非常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印度的政权基础中,印度人民党或者国大党所代表的都是大资本家、大财团的利益。他们觉得这批人完全可以为其所代表的集团提供足够大的市场,所以印度的政界和资本家实际上心态并不是非常开放的,他们的市场并不是特别愿意向世界开放,而是想独占这个市场。


当然,现在印度采取去中国化措施的同时,莫迪也声称印度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希望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的国家带着资金和技术来投到印度市场,帮助印度发展它自己的制造业,但是仅此而已。投资可以,钱就不要赚了。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中国不发展起来,印度就没希望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孙兴杰表示,印度有点自欺欺人,它认为自己有人口红利。实际上,人口数量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口红利,也有可能是人口负担或者人口炸弹。莫迪上台之后,他对自我预期是非常高的,而为了提高GDP,老是修改GDP统计方法。


其实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从直接贸易变成了间接贸易,就是产业链合作。但这个产业链不是想有就有的。投资也好,贸易也好,印度主要是依赖中国的。所以中国不发展起来,印度是没希望。印度的经济结构非常畸形,如果不发展制造业,印度的人口就会变成负担,而不是红利。


孙兴杰表示,对于印度的这些小心思,我们还是有信心的。虽然现在出现很多“卡脖子”的问题,但是中国人的基础性力量,是中国人埋头苦干干出的产业链,这一点无论是特朗普还是莫迪,都是改变不了的。


印度的市场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


刘宗义同样认为,印度虽然确实是个比较大的市场,人口也将近14亿,但是印度是一个二元化非常严重的市场。其中的两三亿人和剩下的十亿人,在经济上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那十亿人可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和温饱可能都是一种奢求。所以对印度这个市场,虽然确实是很有潜力,但是印度的市场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这个问题必须客观的看待。


刘宗义表示,中国在印度已经有很多投资,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中国企业不遵守当地法律、不遵守国际规则,而是印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种问题我们没法通过经济的手段来避免。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刘宗义建议,对于在印度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应该积极申诉,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通过WTO来解决,尽管能实现维权的希望是比较渺茫的。   


中国一些国企过去在印度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在既然在这个市场中得不到什么好处,该放弃时我们也只能放弃。


刘宗义判断,印度的经济民族主义必然还会继续盛行。它不仅是不希望中国企业在印度赚钱,而且它也不希望西方企业在印度赚钱。虽然过去两年,印度在手机制造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这是因为印度提高了小米、VIVO这些手机的零部件进口关税,以促使中国制造厂商把零部件放到印度去生产,所以它的国产化率提高很快。但是长期来看,这对于中国企业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所考虑,中国企业该撤资的时候就撤资。印度确实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可能不属于我们的。


中印的经贸合作出问题,对印度很不利


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凌胜利表示,近期中国企业在印度的遭遇,反映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不仅在印度,在越南、委内瑞拉,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干扰因素。特别是像印度这种国家,没有成熟的全球化的心态。


所以,我们去投资的时候要多研判,另外就是要合力合利,要和印度当地企业合作,把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样才能活下去。如果只是一个外来身份的话,可能是站不稳的。


凌胜利表示,中印经济合作的量不大,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比较弱。印度对中国有很强的贸易逆差,这是因为印度有很多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需要从中国进口,除了中国外,没有这么物美价廉的东西。但是中国需要从印度进口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所以问题不在于中国,而在于印度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差异。


印度应该知道,它的工业化和国产化,其实是需要向中国学习的,需要跟中国合作。中印的经贸合作,对于印度而言有利可图的。如果把中印的经贸合作搞差了,对印度来说并不好,对中印关系就更不好了。中印关系比较大的增长点就在经济,如果经济搞不好,双边关系就会进一步恶化。


企业投资印度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孙兴杰进一步补充,认为现在的全球化结构在中心地带出现了坍塌,就是美国要退出。中国海外企业走出去的前提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对这种转折的认知现在还是不够。我们要进行风险的评估,不要着急走出去。


印度的市场不一定比中国市场要好,没走出去的企业要慎重,走出去的企业该撤还是要撤出来,要不然就被套死了。


孙兴杰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可能需要做一些改变。比如我们认为印度有14亿人口,这是一个很强大的市场。但印度市场不是那么开放,非常封闭。所以这个市场其实有一半可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同时,多人口并不代表这就是一个大市场。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来讲,印度是一个边缘国家或者半边缘国家,所以它是一个边缘市场。


孙兴杰表示,中国企业到印度市场去,要有防范意识,产业链具有等级性、垄断性,到印度去投资一定要有博弈思维,我们不是去做福利的。对企业来讲,能走出去当然好,赚了钱当然好,如果走不出去或者对方是非常边缘的市场,那就需要调整思路,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要有非常强烈的风险意识,这样的话至少能够避免损失。


编辑:王春蕊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