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音乐节海报。主办方供图

 

今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将突破往年线下音乐会为主的形式全新亮相,贯通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线下安排了20场包括管弦乐、室内乐、独奏音乐会、歌剧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演出,作品涵盖西方古典音乐经典名作、民族管弦乐、爵士乐、跨界音乐等众多类别,特别策划推出了“京鄂两地音乐家联合呈现抗疫主题新作品《献给2020》”、“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我们生于2000年”等主题系列音乐会,在线上,更有超过240小时的音视频节目通过BMF俱乐部APP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

 

240余小时的线上节目体量、近50个精彩策划栏目及板块的质量,线下、线上结合并行,这是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创的古典音乐节运作新模式。新京报记者专访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观众在开幕前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总监推荐看演出攻略”。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主办方供图


演出攻略:

240小时线上节目和20场线下演出怎么看?

 

240+小时线上音乐的形式究竟能给观众什么样的体验?邹爽把整个项目比作了电视台,拥有每一分钟都不停的节目编制,整体节目着重强调系列化和类型化,无论通过曲目,或者通过纪念某位大师的主题,观众都能从中看到衍生而出的不同形式的节目。“我们有非常强大的资料和音源库,把这些搜集到手里之后,其实是在讲一个23年以来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历史和故事。”

 

线上节目篇:

 

1.《乐读莎翁》

 

★总监推荐理由:在这档节目中,我们会邀请濮存昕、冯宪珍、李小萌等话剧舞台上常见的身影为观众朗读莎士比亚经典戏剧作品独白,搭配与莎士比亚相关的音乐作品,从语言到音乐共同塑造莎翁笔下的经典角色,一同还原莎翁创作的精彩情节。其中,朗读的剧本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提供,是最新中文翻译版本。

 

值得强调的是,这档节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配乐诗朗诵,其中每一段音乐,都是跟“莎士比亚独白”有关系。虽然每个节目大概只有5分钟,但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古典音乐节的国际视野。

 

2.十集纪录片——《乐无界音乐》

 

★总监推荐理由:跨界在近年来制造了不少文化热点,古典与现代跨界、民族与世界跨界、音乐与其他艺术跨界等,多种形式的跨界让古典音乐拥有越来越多的呈现形式。在本系列纪录片中,将介绍杜韵、吴蛮、小河、冯满天、米歇尔·范德阿等中外跨界音乐人,他们突破原有的艺术界限,展现着浓郁的个人风格,给音乐舞台带去新鲜空气。

 

“每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举办的时间其实与上海艺术节和乌镇戏剧节有点重合,很多北京的观众包括部分业内人士并不能真正体验到这些精彩节目的现场,今年我们开辟了一天半小时的纪录片单元,给大家全面呈现北京国际音乐节这些年如何用跨界的视野看待音乐,纪录片的内容实际上也充满了知识性和观赏性。” 


3. 马勒室内乐团系列线上音乐会

 

★总监推荐理由:2019年,马勒室内乐团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历史上首支驻节乐团,双方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密切合作。2020年,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呈现两场马勒室内乐团特别策划推出的线上音乐会,其中一场以马勒室内乐团的历史为线索,另一场则以“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为主题。 


线下演出篇:

 

1.开幕式:《献给2020》


★总监推荐理由: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北京国际音乐节进行了委约作品《献给2020》的创作,这是一部有着高度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献给2020》由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委约作曲家邹野创作,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记录当下,鼓舞人们砥砺前行。作曲家邹野将带领武汉爱乐乐团,携手世界级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武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男中音歌唱家贺磊明演出,本场音乐会从作曲家到交响乐团和艺术家,大多是湖北籍或来自武汉。 


2.闭幕音乐会:

《我们生于贰零零零:中国爱乐乐团、保利文化成立二十周年纪念音乐会》 


闭幕音乐会:《我们生于贰零零零:中国爱乐乐团、保利文化成立二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主办方供图


★总监推荐理由:2020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老朋友中国爱乐乐团迎来了二十周岁的生日,同时也是保利文化公司成立20周年。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指挥家余隆将带领中国爱乐乐团,为大家带来一场音乐盛会。

 

此次音乐节特邀5位生于2000年的青年音乐才俊于明月、林瑞沣、欧阳娜娜、鞠小夫、刘珅与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首席黄彦雄携手登台,“这些音乐界的‘后浪’,将以‘我们都生于2000年’作为主题,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世界经典名曲。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最新一代年轻音乐家的水准。” 


3.《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系列音乐会》 


《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系列音乐会》。主办方供图


★总监推荐理由:今年正值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上演小提琴奏鸣曲全集系列音乐会。这10位小提琴家全部都是近些年凭借出色实力斩获国际大奖“90后”和“00后”。将贝多芬的音乐旋律与青年演奏家力量相结合,让贝多芬音乐中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得以释放,更让青年音乐家有机会在北京国际音乐节这样高水准的平台上展现实力,受到来自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4.午间音乐会 


★总监推荐理由: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午间音乐会全面升级,从10月10日至20日连续十天,将推出多场风格鲜明、独具特色的午间音乐会,这十场演出不仅通过电台直播,还有视频直播。参加午间音乐会的艺术家有钢琴演奏家盛原,青年钢琴演奏家孙佳依将携手长笛演奏家张毕乐 、单簧管演奏家吕树清、小提琴演奏家高参和大提琴演奏家朱牧带来 “法国之旅”午间音乐会;假声男高音刘珅,也将在此次午间音乐会上以优美的声音和高超的音乐戏剧表现力演唱一些国内很少听到的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 


在今年的“午间音乐会”上,北京国际音乐节还“跨界”请到了两位在业界受关注的新国乐艺术家,同时以“阮”作为演奏乐器的小河与冯满天。众所周知,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历史上很少做民乐演出,此次也是希望通过音乐节,让音乐变得更加互通有无,传递一种古典乐也能“破圈”的全新概念。

 

5.汽车电影院——《卡门》

 

★总监推荐理由:由于疫情原因,原定于今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BMF与巴黎喜歌剧联合制作的最新版《卡门》线下演出计划被迫延期至2023年。为了让观众们今年还能感受到《卡门》的艺术魅力,音乐节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汽车影院放映《卡门》,让观众们既保持了社交距离,又和音乐与艺术之间没有距离。

 

筹办幕后:

开发线上节目为引导观众再进音乐厅

 

从1998年起担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二十年的指挥家余隆,于2018年6月宣布辞任艺术总监一职、专职艺术委员会主席,艺术总监一职自此交给了时任联合节目总监的邹爽手中。如今回顾自己“两年任期里的三届音乐节”这一历程,邹爽用了一个字“忙”来形容。


从最开始对新兴古典乐传播方式的思考,到从音乐节内容形式的逐步转变,正当一切变得日臻成熟时,今年一场突然起来的疫情,让邹爽又不得不继续被迫开始思考,互联网与全球一体化这些新议题。“现在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接壤这个时代,不仅要让音乐维持其永恒性,又要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来贯穿所有人的生活,让音乐更生活化。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便是在这样一种全新的概念下应运而生的。”

 

3月初,今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始筹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原先做好的音乐节计划全部打乱。在国外的演出团体不能来华的前提下,邹爽和自己的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音乐节还办不办?”,邹爽直言当下毫不犹豫,“肯定办”,因为“音乐不停息”的主题已经表明了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主打的概念。邹爽认为,“不停息”三个字秉承了一种责任,尤其古典音乐作为高尚的文化艺术,音乐节在北京早已作为标杆性的艺术节,这是不能轻易就倒下的。

 

面对全球艺术家共同面临的形势,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主动跟全球合作过的艺术家取得联系,用240+小时线上音乐的形式,不光展示音乐、演奏音乐、分享音乐艺术家们的作品,也从中演变出了各种各样的节目形式。邹爽希望这些来自全球的艺术家,能在今年音乐节多元的节目形式中,真正地走到台前来分享,不仅用他们的语言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介绍其他的音乐家,音乐节也能为他们增加多条音乐分享的新渠道。“疫情恰恰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更加能做一些多元化、有下沉概念的音乐类节目,能够让古典乐更直接地走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让音乐节在11天之内不停地在大众视野中出现,同时秉承着大家对线下的向往与崇敬,先把情怀调动出来。”

 

在“情怀”的传输手段上,邹爽决定还是研发自己的APP客户端,进而实现引领观众找到欣赏音乐的方式,推出“240+小时线上音乐”这一形式,也是希望最终能把观众从线上引导到线下欣赏古典乐,“制作线上节目第二个出发点是让音乐融入生活,今年与FM97.4北京音乐广播合作的午间音乐会,会尽量的到非演出场地,深入写字楼等公共空间,吸引人群从古典音乐爱好者转移到白领群体和上班族,由此吸引更多观众关注音乐。我们非常想在现在这个时间激发城市中的活力,激发人们对于听音乐的欲望。”邹爽表示。

 

在这次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节目规划中,邹爽看重的还有另一个出发点既是“推动古典音乐版权规范化”。邹爽认为古典音乐在国外版权非常严格,此次北京国际音乐节积极倡议古典音乐版权保护,充分尊重古典音乐知识产权,这将作为中国在此领域的发声。“我们必须从古典音乐在国际上如此成熟的版权机制里面脱颖而出。”邹爽表示,虽然观众去APP看到的所有资源全是免费的,但不表示他们不给这些版权公司钱,APP里面有很大的一部分支出是购买版权,她要把这个概念倡导出去。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