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思炀)多地消费者近期反馈在食用小龙虾后,被诊断为“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也称“哈夫病”)。专家指出,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该症状的确切成因。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致病因素为某种未知的耐热毒素,而毒素可能在小龙虾进食时蓄积在其体内。为降低食用风险,建议消费者不要吃野生虾,购买时注意产品资质。

 

致病原因仍待探索

 

2020年9月,来自广西、福建、江西等地的多名消费者先后向媒体表示,自己在食用小龙虾后,被送往医院,确诊为“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时间,#吃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样的情况或许是源于加工环节不卫生,但有部分网友表示,自身曾有相同经历,而小龙虾是自家烹饪的。

 

近年来,“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不在少数,新京报记者上网搜索“小龙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时发现,相关百度词条多达106万个。追溯至2010年,南京市共收治与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23人,经初步流行病调查,23人就餐点高度分散,有家庭有餐馆。当时,我国对900多种有关化学物质进行了筛选与检测工作,但尚未发现小龙虾样品中存在已知可致横纹肌溶解的化学物质,致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后,类似事件仍在发生。2017年,有消费者在上海“沪小胖”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随后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调查情况,该店持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店方能提供供应商资质、进货凭证、批发市场检测中心快速检测报告等相关材料,从业人员均持有健康证。现场检查时未见异常。

 

而在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急诊科向媒体介绍,2020年7月至9月,该科至少接诊了50多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吃小龙虾就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但从医院接诊病例来看,除吃过小龙虾外,患者发病前并没有过量运动、服用相关药物。

 

毒素或通过小龙虾进食蓄积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导致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非常复杂,机械性肌肉损伤、药物及毒物、代谢异常、病毒或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不过,目前大多数科学家们认为,致病因素或为某种未知的耐热毒素,而小龙虾、水牛鱼等淡水生物是通过在特定水域进食特定的有毒物质导致毒素蓄积。

 

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官网,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潜伏期最长16小时,最短3.5小时,一般在8小时左右。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无力、尿色改变、胸闷/痛、腹泻、呕吐等,少部分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发热、腹痛、恶心、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酱油尿”,“酱油尿”意味着肾功能开始出现损伤,需要针对肾脏的解毒治疗。

 

阮光锋指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危害可轻可重。如及时治疗,一般很快就可以恢复,不会有太严重后果。如果较重,也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不过,从目前收集到的病例来看,多数病人经过诊断,2~3 天就会恢复如初,症状轻者甚至可不经治疗痊愈。大家也无需闻之色变。

 

建议不吃野生小龙虾

 

因省内发生若干起因食用小龙虾导致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案例,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曾在2016年和2020年多次发布小龙虾消费提示,引导安全消费。

 

提示指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集中在7月和8月,其他月份较少发生。消费者应在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农贸市场、超市等地购买小龙虾,不要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食用来源不明的小龙虾,不要买到受污染的江边或河沟捕捞野生小龙虾。网络订购小龙虾时,也要确认供餐单位的有效资质,不要光顾街头流动摊贩或无证经营单位。

 

在外就餐吃小龙虾时,消费者应选择持有有效期内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消费,若自行烹饪小龙虾,建议用清水浸泡2~3个小时后,刷洗干净、高温煮熟后食用。

 

进食小龙虾时,要仔细观察一下小龙虾的躯体,选择尾部蜷曲的小龙虾进食。不要进食感官异常的小龙虾。而由于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而蛋白质腐败后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很大损害,因此不要进食“隔餐”小龙虾、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对小龙虾过敏的人,要自觉抵御诱惑,避免发生过敏性食物中毒。凡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