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表演的力量——《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生效庆祝活动”近日在北京举行。活动采用云录制形式,来自中国和条约加入国的演员代表,共同表演多种形式节目,解读该条约对表演者权利保护的意义。


2012年6月,《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上缔结,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从国际立法层面,对表演者权利进行了有效确认和完整保护。条约以北京命名,对于树立首都北京知识产权首善之区的良好形象,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于2020年4月28日生效。截至目前,有34个国家批准或加入《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条约生效后,将进一步激发表演者的创作热情,促进表演作品的广泛传播,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本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以“表演的力量”为主题,回顾条约签署历程和中国政府为推动条约生效做出的努力。活动分“这里是北京”“诞生”“地位”“影响”“保护”“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六个部分,采用纪录短视频、话题访谈、专家解读、文艺节目等形式呈现。活动邀请到国内有影响力的歌唱家、舞蹈家、戏曲家、民乐家、杂技家,以及来自条约加入国的演员代表。


由著名球类杂技演员曹凯和青年阮演奏家李雨涵表演的原创跨界作品《四弦踢踏》、成家班龙韵武艺团表演的《影子》,是首次推出的原创节目。同时,由著名雕塑家袁熙坤设计的条约主题纪念雕塑在活动现场正式揭幕。


新京报记者 倪伟

编辑 应悦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