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出行市场各玩家IPO传言多时,最后嘀嗒出行捷足先登。

 

10月8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及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专注于顺风车与出租车业务的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公司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人民币1.72亿元及人民币1.51亿元,而同期经调整纯利率则分别为29.7%及48.6%。

 

顺风车业务是嘀嗒出行的主营业务。2020年上半年,顺风车平台产生的营收人民币2.73亿元。此外顺风车平台的平均服务费率为8.3%。

 

嘀嗒出行创始团队约有34.43%股权,占有投票权50%。蔚来资本、IDG为前两大机构股东,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21.60%、10.23%。此外,高瓴资本、京东、携程均有股权。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为嘀嗒出行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就业务及投资策略、整体市场趋势等提供意见。

 

占顺风车66.5%的份额

 

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

 

10月8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共享出行将迎来第一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报告,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占据66.5%的市场份额,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

 

2014年,嘀嗒出行起家于顺风车业务,原名嘀嗒拼车。2018年1月,嘀嗒拼车对外宣布正式完成品牌升级,从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从一个专注顺路拼车的出行平台,升级为一个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

 

顺风车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与网约车相比更具有社会属性。2015年,滴滴出行也入局顺风车业务。一年后,滴滴顺风车大约占到中国拼车市场69%的市场份额。然而2018年滴滴顺风车两起安全事件令顺风车业务处于生死边缘。当时滴滴顺风车下线、高德顺风车暂停、嘀嗒顺风车关闭深夜服务。

 

滴滴顺风车下线令顺风车市场洗牌。此后,哈啰出行、曹操出行在全国上线顺风车业务,高德恢复顺风车业务,首汽约车也试水顺风车业务。面对行业生变,滴滴顺风车决定全国试运营。

 

顺风车业务是嘀嗒出行的主营业务。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在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拥有约1920万名注册私家车主, 包括约980万名认证私家车主。成立以来,为约367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截至上半年,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分别产生约2360万次、4820万次、1.79亿次及5930万次搭乘,同期交易总额分别约为人民币7亿元、人民币19亿元、人民币85亿元及人民币33亿元。

 

2017年-2019年,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产生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770万元、 人民币7790万元及人民币5.3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56.6%、66.3%及91.9%。 截至2019年上半年及2020年上半年,顺风车平台产生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1.64亿元及人民币2.7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88.0%及87.8%。 

 

嘀嗒出行的营收来自于向私家车主收取服务费,公司营收的提升也意味着顺风车平台服务费率随之上涨。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可能会每月审阅当地城市的经济状况及战略因素并据此调整费用水平。服务费通常包括最低起步价及基于预期行程距离按分级基准计算的预定固定金额。服务费不论行程距离均有一定上限。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平均服务费率分别为3.7%、4.1%、6.3%及8.3%。 

 

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

 

2020年上半年实现净利1.51亿元

 

招股书显示,按经调整利润净额计算,嘀嗒出行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人民币1.72亿元及人民币1.51亿元,而同期经调整纯利率则分别为29.7%及48.6%。

 

除了顺风车业务外,嘀嗒出行另一大业务为出租车网约服务。2017年10月,嘀嗒出行推出出租车网约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拥有合共逾73.5万名认证出租车司机,占全国所有出租车司机约26.4%。2019年,按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在中国出租车市场的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

 

嘀嗒出行介绍,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在86个城市提供了出租车网约服务,与17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合作。与西安地方交通部门及出租车协会开展智慧出租车合作,并准备将合作模式复制至沈阳、徐州及南京等其他城市。 

 

此外,为提高中国传统出租车打车管理的效能,2018年8月,嘀嗒出行推出凤凰出租车云平台 ,该平台为一种面向出租车公司的基于云端的出租车管理软件。截至目前,嘀嗒出行为55个城市中的698家出租车公司提供凤凰出租车云平台服务。 

 

2019年8月,嘀嗒出行出租车开始变现。招股书显示,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嘀嗒出行智慧出租车服务产生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 630万元及人民币1560万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1.1%及5.0%。 

 

广告服务费也是嘀嗒出行的一大营收来源。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嘀嗒出行从广告及其他服务分别产生营收人民币2120万元、人民币3970万元及人民币4100万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43.4%、33.7%及7.0%。2019年上半年及2020年上半年,广告及其他服务分别产生营收人民币2250万元及人民币2240万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12.0%及7.2%。 

 

综上所述,2017年-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4890万元、人民币1.18亿元及人民币5.81亿元,其中截至2019年上半年与2020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人民币1.87亿元及人民币3.11亿元。

 

蔚来资本为第一大外部股东

 

高瓴、京东等参与

 

嘀嗒出行IPO早有传言。2019年9月,嘀嗒出行CEO宋中杰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有广告业务、增值业务,已实现盈利。

 

从那时起,嘀嗒出行就相继传出在IPO前一轮融资中筹资至多3亿美元。今年9月,有消息称,嘀嗒出行考虑在香港进行5亿美元IPO。当时,嘀嗒出行表示,“针对这则信息不予评论,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披露。”

 

招股书显示,从2014年起嘀嗒出行共完成5轮融资,前4轮完成3.5亿美元融资。最近一轮融资封闭期为今年8月,其中,E2轮融资金额近3.5亿美元。

 

嘀嗒出行运营主体北京畅行的登记股东宋中杰、朱敏、李金龙、李跃军及段剑波分别拥有60.58%、10.54%、10.54%、10.54%及7.82%的股权。

 

股权方面,嘀嗒出行5位联合创始人拥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4.43%的权益,占有投票权50%。 机构股东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在嘀嗒出行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21.60%、10.23%、7.15%、4.95%、4.14%、4.14%、2.86%。

 

蔚来资本李斌与嘀嗒出行渊源颇深。2015年2月起,李斌就担任嘀嗒出行董事。2018年4月,在摩拜单车“卖身”美团之后,嘀嗒出行CEO宋中杰透露,已邀请蔚来资本、蔚来汽车董事长和CEO李斌出任嘀嗒出行的董事长。

 

实际上,李斌并未出任嘀嗒出行董事长,董事长一职仍为宋中杰。招股书显示,李斌为嘀嗒出行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就业务及投资策略、整体市场趋势, 以及其他需董事会指导及批准的事宜提供意见。 

 

“出行教父”李斌看好顺风车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顺风车市场的交易总额预计将由2019年的人民币140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11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为41.8%, 而按交易总额计算,预期2025年顺风车的潜在市场总规模将达到人民币5229亿元。

 

事实上,顺风车发展也难一帆风顺,因顺风车与网约车易混淆,也常面临行政罚款。招股书显示,“有关机关的依据指称基于网约车服务的发牌制度,平台目前并无相关执照。顺风车平台累计曾接获77宗行政罚款,每宗罚款金额由人民币5千元至人民币3万元不等,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合共为人民币270万元。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