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视频截图。


近日,一则“六旬追星女子:我要嫁靳东,勇敢活一次”的报道引发热议。一时间,#假靳东#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以至于靳东本人也出来发声明作了澄清。

 

事实证明,令黄大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靳东”,不过是个利用抠图、剪辑、配音等简单技巧做出的“李鬼”账号,连个认证都没,假得不能再假。但就是这样一个“假靳东”,骗取了黄大妈全部的信任,以至于严重影响到了她的精神状态和家庭生活。

 

实际上,这虽是一起极端事件,但却并非孤例。据媒体披露,相关短视频平台上有大量假靳东的账号,以中老年女性用户为目标,进行感情投资,然后组群,让中老年女性购买电商产品。“假靳东”以外,还有大量的“假肖战”“假马云”,有的高仿号比明星本人的账号粉丝还要多。很多网友也在相关新闻下留言评论称,自己的家人也在网上对假“董卿”着迷、在直播间和假“马云”聊天⋯⋯

 

因此,如果稍微剔除下“大妈追星”事件中的狗血成分,跟其他精准收割老年人的骗局打包审视,又会让人觉得荒谬中透露出一种辛酸。“黄大妈”遭遇的骗局,可能发生在很多种场景中;“黄大妈”可能是身边的任何一个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对大城市经常追剧、网购的人来说,这样的账号一看就是假的。但这些野鸡账号,每个都有几千上万的粉丝。他们搞感情欺诈的同时,还搞直播卖货,这边厢跟人拉近关系,那边厢就把粉丝的钱揣进兜里。


▲某视频平台评论截图。

 

而很多像黄大妈一样的老年人对此却浑然不知。互联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地图或路标,他们对“丛林”里的陷阱知之甚少。

 

这两年,随着智能手机、上网套餐变得便宜,很多互联网平台把赢得这样的“村网通”新网民当成重要的下沉策略。中国网民数量仍在快速增加,相当大的新增网民,就是老年人。

 

在此事中,对于黄大妈的被骗,很多人归因于她的婚姻问题,认为她迷恋上假靳东是“空虚”导致的,这或许是一方面原因,但更普遍的背景是技术因素带来的认知鸿沟。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像这样的受害者并不少。在朋友圈经常看到那种群发短信的截图,比如“我是靳东,因为×××被拘留了,现在急需要1000元缴纳保证金,等出来后⋯⋯”年轻人可能都当笑话看,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群发短信总能找到那些“涉网不深”的人。

 

看一下家族群里中老年长辈经常转发的内容吧,很多都是假的。当然,有的只是为了骗流量,还不至于图人钱财;但像“假靳东”那样的,专门坑害中老年女性,才是真正的“骗子本骗”。当然,既然有专门坑大妈的“东弟”,也必然有专门收割大爷粉的“幂妹”。

 

不得不说,互联网的确开放、无界,却也生长出了众多相互隔离的圈层。这些圈层未必就有高下之分。黄大妈们的故事,或许在都市人看来很离奇;但对黄大妈们来说,几万块钱买个包的“名媛富少”,何尝不是另一种离奇。

 

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圈层,都有同一个价值标准:欺骗感情、金钱的骗子无论在哪都是可耻的。类似的社会新闻中,我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痴狂的黄大妈身上,但其实那些“假靳东”们才是始作俑者。如果不去真正追究高仿账号的责任,这样的骗子不但会前赴后继,还会掀起更大的风浪。在这方面,很多平台也做了很多防骗工作,而要遏制此类骗局,也需要全社会有更缜密的共治网络。

 

因而,当很多大爷大妈被明星高仿号或其他骗局所骗时,人们更该看到的,不是狗血的剧情,而是网络圈层带来的信息壁垒;人们更该做的,不是嘲笑和鄙夷,而是协力推动防骗知识的下沉与精准推送。


□张丰(媒体人)


编辑 孟然  实习生 张晓雨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