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央行公布2020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为连跌两个月后回升;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6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01万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

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阮健弘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科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强化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总体看,当前全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M2同比增长10.9%

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累计增量29.6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01万亿元。9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亿元。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的存量28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2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和4.7个百分点。

在贷款方面,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5.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人民币贷款余额16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

在存款方面,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6.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人民币的存款余额21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和2.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15万亿元,同比多增4.93万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持续加快 结构优化

阮健弘表示,企业贷款情况可以很好地体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今年前三季度,企业贷款保持平稳增长,9月末,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高1.8和1.9个百分点。企业贷款累计新增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6万亿元。

3月份起,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加快增长,9月末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14.8%,这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点。从中长期贷款的实际投向看,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的中长期贷款发放力度在不断加大,贷款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余额增长30.5%,比上年末提高15.7个百分点,已经是连续11个月上升。前三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9675亿元,同比多增了6362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633亿元,同比多增1000亿元。

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也保持了较快增长。9月末,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比上年末提高3.4个百分点。9月末,不含房地产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7.3%,比上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点。

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也在提高,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等。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对抗疫的信贷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9月末卫生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1%,增速比3月末高6个百分点。

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利率水平与当前经济基本面匹配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主要通过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公开市场操作,主动投放长期、中期和短期流动性,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的三次降准,共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满足了银行货币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目前,从长期、短期、中期流动性来看,银行体系流动性都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

关于利率水平,孙国锋表示,今年前四个月央行因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疫情冲击,前瞻性地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带动一年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并推动贷款利率明显下行。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保持稳定,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运行,利率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总体是匹配的。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根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特殊情况下 应该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对于宏观杠杆率问题,阮健弘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然而,宏观杠杆率要看一个很关键的年份, 2017年。2017年我国提出了稳杠杆政策,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存量的债务风险也得到了有效和有序的释放。今年遇到特殊情况,应该说前期的工作都对今年实体经济增加新增债务创造了条件和空间。

以2017年为节点分开看,2017年之前,2008年到2016年宏观杠杆率年均增幅为11.4个百分点;2017年之后,预计2017年到今年宏观杠杆率年均增幅为8.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此前增幅。

她表示,当前面临的是特殊情况,宏观杠杆率的回升是宏观政策支持运行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一个体现,应该允许宏观杠杆率有阶段性的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应该说这个政策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效率已经明显得到了提升。突出的体现就是国民经济稳步恢复。二季度中国GDP已经实现了正增长,预计三季度GDP的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资管产品整改转型有序推进 净值型产品占比提高

关于资管行业,阮健弘介绍,去年一年存量资管都在压降,今年的情况有一些变化,到8月末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资产合计90.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了4万亿元,同比增长4.5%。

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进资管产品的整改、转型,资管产品的风险状况得到了改善。首先,净值型产品占比较高,8月末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在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中的余额占比是63.1%,比年初提高了7.7个百分点。第二,去通道的进程在加快,同业交叉持有的占比明显下降,8月末资管产品全部资金来源中来自于同业的资金占比47.3%,比年初下降了3.7个百分点。第三,杠杆率回落,8月末资管产品的负债杠杆率(总资产比募集资金)为107.8%,比年初回落了0.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资管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总量在扩大,方式也在优化。8月末资管产品底层资产配置到实体经济的余额为39.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8万亿元,占全部资产的比重为44.2%,比年初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投向实体经济的底层资产主要都是标准化的资产,其中非金融企业的股票比年初增加了1.86万亿元,企业债比年初增加了1.89万亿元。

重点房企融资新规平稳起步 下一步将稳步扩大适用范围

8月20日,住建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召开了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就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的背景、思路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表示,重点房企融资管理规则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促进房地产企业形成稳定的金融政策预期,合理安排自身的经营活动和融资行为,同时也矫正一些企业盲目扩张的经营行为,增强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规则制定过程也充分考虑了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过渡期安排。

从整体上看,目前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起步平稳,社会反响积极正面。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住建部和其他相关部门,跟踪评估执行效果,不断完善规则,稳步扩大适用范围。

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面向好的自然反应 是市场供求推动

关于人民币汇率,孙国峰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总体看这个升值幅度是比较温和的。10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收盘价与去年年末相比升值了3.3%,与去年的平均值相比升值了2.5%,升值幅度低于欧元等其他国际主要货币。

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是我国经济面向好的自然反应。我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我国将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出口形势良好,包括各国央行在内的境外长期资金有序流入人民币资产,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上供求推动下有所升值是正常的,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供求对汇率形成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应有之意。

在本外币利差方面,孙国峰表示,我国实行正常货币政策,中国的利率水平和经济基本面是一致的,发达经济体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以本外币利差保持在较高水平,这样的利差水平主要是由于发达经济体货币零利率或者是负利率造成的,是市场运行的结果。

从汇率的影响来看,汇率波动对经济主体的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弊,因此汇率还是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来发挥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当然也要防止过度的加杠杆行为和过度的正反馈行为。近期,人民银行下调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至零,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金流动有序,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市场供求平衡,人民银行决定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为零。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编辑 赵泽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