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最新数据,今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涨幅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2019年2月以来,时隔19个月再次回到“1时代”。


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翘尾因素减弱等共同影响,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自年初同比涨幅5.4%的高点一路下滑,至5月回落至“2区间”。随后,6、7两月受到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影响,蔬菜和猪肉价格出现“抬头”,鸡蛋价格也一度短时迅猛回升,拉动CPI微涨。


不过,在猪肉价格出现环比下跌以及去年同期历史基数较高,加之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减弱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继续回落,9月CPI重新回到“1时代”。


作为拉动CPI的主要因素,9月份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对CPI的拉动作用趋弱。同比上涨7.9%,涨幅较上月缩小3.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缩小1.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其中,猪肉价格在连续三个月上涨后“转跌”,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6%,同比上涨25.5%,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27.1个百分点。鸡蛋价格同比下降17.7%,降幅扩大5.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猪肉价格下降主要受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存栏不断改善、储备猪肉投放增多、猪肉供给有所增加影响。


记者注意到,中央和地方在“双节”前加大了冻猪肉的投放力度。中央层面,9月份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了4批共计6万吨的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地方层面,兰州、郑州、三亚、济南等地也均投放了市级储备冻猪肉。截至目前,今年已经投放35次中央储备冻猪肉,年投放总量预计将达60万吨。


同时,生猪产能在稳步恢复,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7两月,生猪生产恢复相继出现重要拐点,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先后实现同比增长。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5%,连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7%;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10月10日表示,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的水平,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至53%。


受猪肉价格下降影响,畜肉类价格整体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替代肉类如牛肉和羊肉等,价格虽然分别同比上涨9.0%和5.4%,但涨幅分别回落5.4和4.3个百分点。


鲜果和鲜菜价格上涨,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7.3%;鲜菜价格继续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4.0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鲜果价格由降转涨受季节和节日等因素叠加影响,鲜菜价格继续维持上涨势头,系季节因素和部分地区降雨影响。


非食品价格方面,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同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电影票价格上涨4.1%,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6%,服装价格上涨0.9%。


董莉娟称,非食品价格上涨一方面受到文娱等消费逐步恢复、观影人数增加影响;另一方面,新学期开学,课外教育及部分民办学校收费有所上涨,也促使教育服务价格出现上涨。


她表示,9月份,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据测算,在9月份1.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