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姜慧梓)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最新数据,今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涨幅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2019年2月以来,时隔19个月再次回到“1时代”。

 

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翘尾因素减弱等共同影响,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自年初同比涨幅5.4%的高点一路下滑,至5月回落至“2区间”。随后,6、7两月受到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影响,蔬菜和猪肉价格一度“抬头”,鸡蛋价格也出现短时迅猛回升,拉动CPI微涨。

 

不过,在猪肉价格出现环比下跌以及去年同期历史基数较高,加之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减弱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继续回落,9月CPI重新回到“1时代”。

 

作为拉动CPI的主要因素,9月份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对CPI的拉动作用趋弱。同比上涨7.9%,涨幅较上月缩小3.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缩小1.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其中,鲜菜、蛋类价格与上月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涨;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7.3%;畜肉价格下降0.8%,水产品价格继续回落,环比下降0.9%。与去年同期相比,畜肉、鲜菜、水产品、粮食价格略高,鲜果和蛋类继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鸡肉和鸭肉价格在继8月份出现近三年的首次下降后,在9月继续延续下降趋势,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9.1%和4.7%,降幅分别扩大7.5和3.8个百分点。

 

其中,猪肉价格在连续三个月上涨后“转跌”,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6%,同比上涨25.5%,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27.1个百分点。鸡蛋价格同比下降17.7%,降幅扩大5.3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继续回升,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其中,随着文娱消费逐步恢复,观影人数增加,电影票价格上涨4.1%;新学期开学,课外教育及部分民办学校收费有所上涨,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6%。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5.0%和16.6%。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9月份,各地积极落实好“六稳”“六保”政策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据测算,在9月份1.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解读1:“三连涨”后转跌,猪肉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猪肉价格在“三连涨”之后迎来回落。猪肉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6%,同比上涨25.5%,涨幅较上月大幅回落27.1个百分点。受此影响,9月份CPI同比上涨1.7%,时隔19个月重回“1时代”。

 

分析近期猪肉价格“先涨后跌”的原因,董莉娟认为,此前猪肉价格连续上涨主要受到需求持续增加影响,近期下降则是由于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存栏不断改善,储备猪肉投放增多,猪肉供给有所增加所致。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近期猪肉价格走势受供求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平稳,经济社会明显复苏,餐饮等消费需求回暖,带动猪肉需求释放明显。另一方面,今年夏天南方多地洪涝灾害影响了生猪调运,出栏效率降低,此外,一些地方前一阶段的猪肉供应处于比较萎缩的状态。

 

供需两方面因素叠加作用下,养殖企业预期提升,养殖户存栏惜售,导致供求关系出现一些阶段性的不平衡,猪肉价格有所回升。

 

不过,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对生猪调运和出栏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生猪养殖的政策也持续落地见效,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增强。加上节前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等因素影响,猪肉供给增加,可以更好地匹配需求,供求关系逐步改善,猪肉价格在本月迎来下跌。

 

从数据上看,中央和地方在“双节”前均加大了冻猪肉的投放力度。中央层面,9月份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了4批共计6万吨的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地方层面,兰州、郑州、三亚、济南等地也均投放了市级储备冻猪肉。

 

生猪产能也在稳步恢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10月10日表示,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的水平,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至53%。

 

“双节”过后,猪肉价格延续了下跌态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0月9日猪肉批发均价为44.55元,比节前(9月30日)下降1.9%,10月12日、13日连续两日明显下降,截至10月14日,全国猪肉批发均价43.17元,比前一日微涨0.9%,整体较节前有明显下降。

 

商务部监测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肉类价格基本平稳,其中猪肉价格较节前一周下降1%。

 

与此同时,“生猪出栏价跌破30元每公斤”的话题登上热搜,未来猪肉价格还会再跌吗?

 

连平认为,猪肉价格已经迎来拐点,未来几个月将持续回落,重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多位业内人士也认为,“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猪肉价格已经见顶回落。

 

连平表示,在去年四季度猪肉价格达到峰值,同期历史基数较高的影响下,猪肉价格对CPI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数据会出现较明显的回落。

 

解读2:产能仍在恢复、进口持续增加,猪肉够吃吗?

 

多个因素使得猪肉供应稳步回升,带动猪肉价格震荡下跌。农业农村部分析,这些因素既包括生猪产能恢复,部分规模养殖场为加快完成月度出栏计划积极出栏,也包括节前的冻猪肉储备投放。

 

与此同时,猪肉的进口也在增加,如此大的猪肉需求引发担忧:国内猪肉还够吃吗?

 

从生猪产能方面看,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10月10日表示,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的水平,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至53%。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也曾表示,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7两月,生猪生产恢复相继出现重要拐点,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先后实现同比增长。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5%,连续11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7%;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连续7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1.3%。

 

从冻猪肉储备投放方面看,为平抑猪肉价格,中央和地方在“双节”前加大了冻猪肉的投放力度。中央层面,9月份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了4批共计6万吨的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地方层面,兰州、郑州、三亚、济南等地也均投放了市级储备冻猪肉。

 

据了解,生猪的生产和销售以市场调节为主,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立猪肉储备制度,将其作为宏观调控、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

 

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猪肉供给造成明显影响,中央政府加大了储备肉的投放力度和频次。截至目前,今年已经投放35次中央储备冻猪肉,年投放总量预计达60万吨。

 

与此同时,猪肉的进口也在不断增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猪肉进口35万吨,同比上涨114.86%。前8月,中国猪肉进口量290.30万吨,同比上涨149.44%,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进口总量(210.8万吨)。

 

一系列扩大猪肉进口的措施也相继落地显效。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表示,将增加牛羊肉、禽肉、鸡蛋生产和供应,多渠道扩大猪肉和牛羊肉等替代品进口。去年底,中国调低了包括冻猪肉咋内的超过850项商品的进口费用,并宣布解除美国禽肉输华禁令。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猪肉产品准入国家达到20个,进口猪肉同比增加75%。

 

此外,由非洲猪瘟疫情造成的供应缺口,或将随着非洲猪瘟疫苗的新进展而得以填补。农业农村部8月18日发布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在前期完成候选疫苗株实验室和中间试制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疫苗环境释放试验,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陈思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