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专家邬贺铨。


10月14日-16日,202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在京举行。而去年,正是在上届PT展上,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等企业代表一起宣布了5G的正式商用。近一年过去后,我国5G独立组网已经初步实现规模商用,5G基站超过60万个,终端连接数超过1.5亿,大幅超过了年初预期。


在应用端,5G行业应用也在加速落地,覆盖了工业、交通、医疗、能源等众多行业,并逐步向核心业务拓展。不过,5G 2C(个人业务)领域缺少里程碑式应用、网络建设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也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专家邬贺铨在PT展期间的一次演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引发社会热议。


邬贺铨指出,5G技术的成熟度符合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规律,而5G新业态的培育就像前几代技术一样,是需要时间的。与此同时,在5G建设周期内,基站成本会下降很快。“我们有理由相信,5G的很多新业态会在几年以后出现,应该是现在我们还想象不到的业态。”邬贺铨表示,5G商用周年之后,产业创新还要“再出发”。


“5G+行业应用”成PT展最大亮点,5G同步商用意味着产业链机会


自1990年创办以来,PT展已成功举办28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称它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技术演进的风向标”。“有一个领导几乎是每年都看这个展览,看完之后跟我说,他看这个展览有个总结,一年要是不看的话,一半的产品都换掉了,两年要不看的话,就基本全部是新的展览。”闻库在此前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今年的展览上,“5G+行业应用”成为最受瞩目的展会亮点。三大运营商、中国铁塔、中国广电、中国信科、华为、中兴、诺基亚贝尔、爱立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秀出5G在各垂直领域的最新的应用成果及落地方案,打造出覆盖多个行业的数字化前景。



而这些行业应用也确实解决了行业内的不少痛点。日前,浪潮集团运营商事业本部总经理助理武玉刚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通过与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在服务器生产工厂搭建的5G+边缘计算的新型ICT基础设施,工厂的柔性化生产能力和自动化管理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约62.4%,产能提升9.8%,产品下线一次合格率提升0.8%,平均库龄减少一个月。


“1G时,中国比国际最早商用晚了6年,2G晚了3年,3G晚了6年,4G晚了3年,5G是同步的。过去我们前几代都是晚了发达国家好几年以后才开始商用,而且基本都是用国外产品,到了3G开始有部分国产的品牌,4G以来一直有很大的改进。“邬贺铨在演讲中指出,“可以说,前几代我们是少了试错的风险,因为人家走在前边了。不过由于晚于发达国家商用,我们不仅付出了市场的代价,也不得不承受因自有专利滞后而增加的产品成本,产业链失去了领先的机会。”


而在5G发展过程中,中国在5G商用之初就部署了SA(独立组网),今年更是全面启动了全网的SA部署。到目前为止,中国开通5G基站60万个,5G的连接数达到1.5亿,位居全球之首。


5G套餐用户超1.5亿户,运营商的5G 个人业务收入也将超过4G


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占全球5G连接数的比例将达到70%。在行业应用的另一头,与人们生活更为接近的个人应用进展也同样受到社会关注。根据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公布的运营数据,到今年8月份,两家运营企业的5G套餐用户已经分别超过了9800万和5700万,合计超过1.5亿户。加上尚未公布5G用户数的中国联通,中国5G套餐用户数的量级已经相当可观。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买了5G手机却不升级5G套餐,或者是更新了5G套餐之后仍未购买5G手机等现象仍较为常见。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对于5G的认知不清晰,对个人应用的感知不强,是目前5G在个人端渗透面临的主要问题。该人士指出,随着网络覆盖的逐步完善,4G手机库存陆续出清,套餐费用再降一降,应该就会很快普及了。“市场还是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


“移动通信是在网络能力具备之后才催生出新业态。2G、3G、4G等前几代移动通信比较突出的一些业态,都是商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有些是一年,有些甚至是几年以后,像微信是在中国3G商用4年以后才出来的。”邬贺铨在演讲中表示,对于应用生态的成熟不能过于焦虑,5G新业态的培育需要时间,但是有理由相信很多新业态都将会出现。


邬贺铨指出,即便在这些新业态尚未成熟之际,运营商面临的资金压力也不像质疑者想得那么大。“目前韩国5G用户ARPU值比4G增加37%,显示在来自消费者用户的收入方面,5G将超过4G。事实上即便在韩国,5G的超高清视频、VR/AR、室内定位、车联网等业务还未规模应用。”邬贺铨表示,如果考虑新业务,5G消费者业务收入将是4G的2倍以上。而且长远看,5G主要收入将来自政企客户,其贡献将是消费者业务的3倍以上。


适度超前建设是行业主流观点,5G商用贡献远超通信本身


邬贺铨这一“长期主义”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也成为了目前行业内的主流观点。在今年的PT展上,“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模式”等表述被主管部门、运营企业和相关科技企业的领导和高管反复提及。


10月15日,在出席IMT-2020(5G)大会——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时,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在致辞中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尊重技术演进规律、网络建设规律、市场发展规律,全面加快5G应用创新步伐,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出,技术演进、网络建设和市场发展都是行业发展中已经充分考虑到的影响因素。


“5G基站复杂,成本比4G高,但将5G商用一年的基站价格与已经商用7年的4G基站价格直接相比是不合理的,在5G建设周期内,基站成本会下降很快。”邬贺铨在演讲中回应了外界对于5G基站建设运营成本问题的关切。他援引招商证券的预测指出,5G基站等基建项目在建设周期内的总投资可能是1650亿美元,4G用了1100亿美元,也就是说5G基站投资只是比4G多了50%。可以看出,5G年度投资规模并非想象的那么庞大。


“同时,5G商用贡献远远超出了通信行业本身。从国家长远利益看,5G作为数字经济新引擎责无旁贷。”在演讲中,邬贺铨指出了5G在通信以外更大的意义。据了解,过去一年以来,5G规模商用促进了集成电路、软件等产业升级,激发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潜能,这也让我国的信息技术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5G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持续创新去实现。”邬贺铨在演讲的最后强调。他指出,5G创新需要产业链更广泛的合作,行业终端也需要有更多更丰富的行业模组和芯片,商业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探索。用户希望降低流量资费,基站选址也需要城市规划来配合。这些挑战都需要在更长远的未来逐步去解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