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 张树婧 耿子叶 王颖 王巍)10月18日上周末,北京丰台王佐镇佃起村的水稻开始收获,这也意味着村民在时隔40年后终于再次吃上了“家乡牌”大米。新京报乡村频道全程直播了开镰活动,看到现场不只有40年前就参与水稻生产的古稀老人,还有牙牙学语的小朋友来体验农活。为什么重种水稻?佃起村书记刘星说,乡愁是可以延续的,希望这不只是属于六七十岁老一辈人的热闹。


丰台王佐佃起村的稻子丰收了。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手工收割 提起镰刀仿佛回到当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约7个月前,在北京丰台区王佐镇的佃起村正忙着育秧,而距离这个村上一次育秧,已经过了40年。3月育秧,5月插秧,到了上周末,佃起村金岗农业园的60亩稻田遍地金黄,秋风吹动低垂的稻穗,便能掀起金色的浪潮。

 

一株水稻上有多少稻谷?对于这件事儿,照顾园区水稻已有半年的王凤城最清楚,他拿起一株水稻向新京报的直播镜头展示,“一株稻苗上的稻谷都算上,大概有两千多粒了。”按照常规情况下每碗米饭4000粒米来计算,王凤城掂了掂手里的两株稻苗,“差不多得有一碗大米饭了。”

 

开镰节活动现场采用手工割稻谷。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开镰当日,所有的大型机械全部退居二线,稻田似乎又变成了佃起村村民的劳作主场,采用的也是最原始的手工收割方式。对于没下过地的年轻人来说,要想顺顺利利割下一捧稻谷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倒是那些已经满头花白的大爷大妈,猫着腰,左手攥住一把稻杆,右手持镰刀稍稍用力,刀锋便在一把稻杆周围划下一道弧线,稻子就被齐刷刷地割了下来。在新京报通过直播记录这一过程时,有村民告诉记者,40年前村里收稻子就是完全靠人工,“一提起这镰刀,这日子啊就像回到了当年。”

 

据园区内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村里重种的水稻好于预期,预计亩产稻谷能够达到千斤左右。金岗农业园负责人梁立柱告诉新京报记者,开镰当天,除了供村民体验收割,园区还有10个工作人员全天劳作,预计可以收割3亩稻田,后期机械化设备也将上场,完成这60亩水稻的收割作业。

 

园区还搭建了象征丰收的谷仓。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收割开镰节,我们选择手工收割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体验丰收的乐趣。”梁立柱说,年纪大的村民对原始的手工收割最为熟悉,再割一镰稻子,也是对往昔的追忆。

 

家乡米好吃 一家煮米胡同飘香

 

自打村里重新种了水稻,佃起村村民李阿姨说她和老姐妹们经常过来看看,眼见分蘖分得多了,秧苗长高了,沉甸甸的稻穗垂了头,“我们都是农民,都会种地。年轻的时候,我们吃的也都是自己种的大米。”

 

在阿姨们眼里,如今市场上的大米几乎根本没法和自己村里种的相比,记忆里,那时候但凡有一家煮米蒸饭,米香便能弥漫整条胡同。“那会儿家里的米好吃,就着咸菜,我们一人就能吃两碗。”

 

市民游客来体验收稻谷。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唯一能与曾经的稻米抗衡的,恐怕也只有今年村里重新种的这拨新稻了,“你看今年这稻子的长势是不是比咱们当年还好?”李阿姨拿着一捧水稻问身边的姐妹,拿了许久都舍不得放下,只要园区碰到散落在地面上的稻穗,每一株都会被她拾起,“四十年不种了,看着这稻子觉得特亲。”

 

如果说大人们对于收割稻谷的热情是来自年轻时的过往经历,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从城市走入园区,更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6岁的曦曦家住北三环,这是她第一次跟随家人走入稻田。小姑娘奇怪这水稻和家里大米饭的长相似乎不太一样,“妈妈说每颗米粒都有生命,所以我就觉得它们很珍贵,以后不会再剩饭了。”

 

延续乡愁 水稻不再只停留在记忆里

 

“其实不只有小朋友没有见过水稻,我今年40岁了,同样没看过我们村种的水稻,也没有参与过水稻种植。”佃起村书记刘星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看到很多年轻人或者老年人带着隔辈的孙子孙女来参加开镰节,自己心里也涌动着无限感慨。

 

他也提到园区在当日活动中设置了手工收割水稻、手工打谷子的体验区,除了照顾老村民、让大家体验丰收的喜悦氛围,也想让年轻人来参与。“让年轻人、小朋友看看水稻是怎么种的、怎么收的,除了科普,也是想将佃起村的乡愁延续下去,包括我们时隔40年重种水稻,也是这样考虑的,我们希望这不只是属于六七十岁老一辈人的热闹。”

 

小朋友也来看收稻谷。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刘星说,明年村里计划继续增加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将尝试设计稻田画,同时园区还将改造温室,继续进行蟹稻共生,“今年稻田里其实是养了稻田蟹的,螃蟹个头不算太大。明年我们计划大棚温室恒温养殖,相信长势会更好。”

 

“目前我们这个项目占地一千亩,之后将打造成集露营公园、农事体验、民宿旅游为一体的园区。到时候也欢迎大家来村里尝尝我们的大米和稻田蟹。”刘星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张树婧 耿子叶

摄影 王颖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