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我国髋关节手术的复杂病例多、髋关节人工假体进口产品占据巨大份额、缺乏自主创新假体产品⋯⋯在10月18日举行的北医三院人工关节论坛暨热点与前沿技术研讨会上,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关节外科学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指出上述问题。

 

王坤正教授指出,我国缺乏国人正常髋关节几何学数据,国内临床使用的髋关节假体大部分是根据西方人种的骨骼形态参数设计,与国人之间存在差异,不能实现股骨假体与髓腔的完全匹配,导致假体机械松动。如进口假体某些股骨柄近端窄、颈长太长,复位困难,不适用于国人。因此,应研究与分析国人的股骨近端形态,测量国人髋关节几何学参数,为设计和改进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

 

据介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合作,选择1260名正常健康的志愿者,通过CT扫描获取原始数据,建立国人骨解剖数据库,将测量数据与登记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测绘1260例国人股骨,设计了个性化股骨柄,不但吸收以往成功者的优点,同时也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可以依据患者个体要求量身订做,是一款国人创新的假体。

 

王坤正教授还提到,在髋关节手术治疗上,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相同级别医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医疗资源失衡,制约了新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手术的潜在危险因素。而且我国缺乏规范的关节等级随访系统,资料丢失严重,随访困难,限制了相关学术发展。

 

此次论坛及研讨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聚焦人工关节领域近期的热点话题和前沿理论,重点讨论了以机器人手术、3D打印、计算机导航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手术技术,探讨了目前关节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