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专家评审会近日召开,“全域博物馆,全城入画图”、“融·河”、“应运而生”三大入围应征方案揭晓。今天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将通过官方微信号“北京规划自然资源”,诚邀公众加入线上评审团,对各设计团队的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方案一:“全域博物馆,全城入画图”
“浮桥集市”将再现“万舟骈集”盛景

 
该方案设计为一条运河,两岸生活,三层空间,四重愿景,五座慢行桥,六组绿地公园,十二个活力码头,多个文化历史中心。重点打造五个主题段,在城市副中心枢纽处,“浮桥集市”将再现“万舟骈集”盛景。


方案一总体鸟瞰图。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供图

 
大运河沿岸的生活在三层空间得以依存。其中“鉴流驳岸”为大运河古制的集中展示带。“游知花界”是城市功能对接区,配套设施环,时空转换的博物馆入口。“纫波长堤”衔接“鉴流驳岸”和“游知花界”,串联大小运河景点,是古今间穿针引线的市民参与平台。
 
方案将慢行系统划分为行船、漫步和骑行三种不同的速度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在桥梁设计上营造望桥、观桥、趣桥、行桥、觅桥,五座慢行桥梁,强化运河视廊体系。
 
重点片区设计方面,将运河沿岸分为“溯源流”“汇盆聚”“过山峡”“归平远”“入自然”等五个主题段进行详细设计。其中,塔影广场作为新运河十二座码头之首,恢复石坝遗迹,再现大光楼盛景;另规划城市阳台, 运潮减河处新“以弯代闸”,源头岛公园,城市水岸等多处全新景点。
 
方案二:“融·河”
运河核心设计区将成为城市客厅

 
方案将重塑整体堤坝布局,形成多层级的洪水适应性景观,提供更具弹性的水岸空间。同时,提取运河空间元素中的“河、堤、渡、道、迹”,还原运河空间图景。


方案二鸟瞰图。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供图


通过对岸线和洪水线的重新设计,大运河将提供更多的空间汇聚珍贵的水资源,同时降低城市洪涝的风险。通过设置不同的生态条件让多样的植物群落在这里生长繁衍。在文化旅游方面,通过构建水上、路上故事线,形成5条旅游故事线,形成区域的文化感知路线。
 
方案根据周边功能新增了三座慢行桥,包括运动之桥、庆典之桥、自然之桥。同时设计了沙滩游乐园、城市水广场、露台集市、眺望码头、自然博物馆五个主要的功能节点。运河核心设计区将成为大运河未来的城市客厅,整体打造景观、建筑和堤坝的一体化设计。
 

方案三:“应运而生”
打造17公里运河长卷

 
设计提出“弹性五色水链,多义城市花园”的总体设计策略,五条设计线索相互裹挟,打造17公里五色交织的运河长卷。结合路桥和城市功能,设置十二处垂河多义花园,链接滨水节点及两岸腹地开放空间,架构21平方公里水城共融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方案提出,重点设计奥体乐跑桥、绿心漫步桥、森林公园步行桥三座桥梁。


方案三总体鸟瞰图。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供图

 
重点对五河交汇、运河广场、奥体公园、副中心站等四大片区进行详细设计。其中,五河交汇片区设计将三庙一塔作为重要的历史要素成为各地块规划的视觉通廊。通过对现状桥梁慢行化改造,结合运河文化中心,多层级路径贯穿场地,并延至运潮减河,联通城市腹地及源头岛,架构运河北首文化地标。
 
运河广场片区现状为大面积硬质广场很难停留,设计将打通垂河视廊,保留硬地及现状绿化,局部下挖并引水造景,营造多样亲水戏水的市民活力空间。
 
奥体公园片区设计更新改造体育运动场馆为市民活动交往客厅,扩充标准运动场地为全民健身舞台。结合防洪需求设置下沉蓄洪广场,同时打造4.5公里超级乐跑环。
 
副中心片区设计利用现状超高防汛墙改造为滨水公共驿站,结合运通码头的置入,形成联系副中心CBD及上下游的商务休闲枢纽。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应悦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