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羽)每到夜晚,家住安徽省潜山县黄泥镇胜利村的章正应都会准时在家里打开电脑,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不断刷新着网上的寻亲消息。核实信息后,他会把消息发布到网站、论坛以及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希望尽快帮助这些家庭团圆。这项志愿服务,到今年他已经做了8年。这期间,已经有超过100个家庭在他和他所在的志愿团队帮助下重新团聚。49岁的章正应称自己为“傻大哥”,他觉得寻人这件事没有太多技巧,“多看信息,注意里面的一些细节,记得多了对找人就有帮助。”

 

章正应(右二)和安徽当地的志愿者服务队。受访者供图


差点“走丢”的孩子

 

对章正应来说,孩子几乎是他的全部。

 

他告诉记者,在孩子3岁那年,自己和妻子离了婚。当时,章正应在浙江省湖州市务工,主要从事河道的清淤开挖工程。每个月能拿到将近2000元的工资,在十几年前算得上不错的收入水平。但因为孩子,章正应硬是辞了职,回到位于潜山县黄泥镇的老家养起了猪。

 

“我母亲当时年龄也大了,大部分时间里肯定需要我一个人带孩子。当时就希望能多陪在孩子身边,如果出去打工的话很久都见不到。”但让章正应没想到的是,父子间的一次意外,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

 

章正应父子。受访者供图


章正应觉得,自己以前算得上“严父”。2009年,他的孩子还在上小学三年级,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章正应骂了几句。可能是语气比较强烈,孩子因为这事跑出家门躲了起来。

 

“一直找到晚上,我在村里、街上逢人就问,真的是急了,当时就怕孩子走丢或者被拐跑了。”庆幸的是,章正应的孩子最后自己跑回了家,并向父亲说明了情况。因为这件事,章正应慢慢改变了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也是这一次差点失去孩子的经历,让章正应对路上看到的寻人启事和网上的寻亲信息格外敏感。

 

大概是2011年,不太会用电脑的章正应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最开始用的是QQ,经常会转一些寻人的消息,后来看到大家都用微博,我也注册了一个,想着看得人多,肯定更好找。”

 

从那一年开始,章正应几乎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全部用来上网,每天接收信息、转发信息,再根据网上的资料进行对比。“周末做的少一些,因为孩子平时住校,周末回家,想多陪陪他。”

 

多注意寻人信息的“细节”

 

2012年,章正应帮助一对云南夫妇找回了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转发了这么多信息,这算是第一次真正帮到了别人。

 

说起第一次寻人成功,章正应告诉记者,当时他在网上浏览寻亲信息时,发现有两条线索的说明高度相似。一则来自福建省三明市,另一则消息则发自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都写着5岁在集市走失、耳朵后面有一颗肉粒,这些非常细节的信息很有可能有关联,我就把两条消息转发在同一个帖子里,然后联系两地的志愿者帮忙核实。没想到经过采血和DNA信息比对,真的是一家人,当时他们已经失散了18年,那一刻特别开心。”

 

章正应被评为安徽好人的证书。受访者供图


2013年,章正应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的录制。同时,他也成为宝贝回家寻子网的一名网络志愿者。章正应也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变成了和团队合作,“每天就是处理收到的寻人信息,经核实后发布到不同的板块,如果有线索会跟各地的志愿者团队联系。”

 

志愿服务8年来,章正应前后帮助了100多个家庭完成了寻亲的工作。既有个人联系的,也有发现线索与团队共同合作的。

 

章正应朋友圈几乎都是寻亲信息。受访者供图


当被问起寻人的经验时,章正应很坦率,他觉得每天都有新的寻亲信息发布,但最终能够团圆的毕竟还是少数,“我也就是多看信息,里面提到的一些细节有时可以提供一个方向。”

 

章正应告诉记者,几年前自己曾帮助一位来自河北的朋友找到亲人。根据当时的信息描述,他是在12岁时走丢,“在信息里他说就记得自己的老家叫前山,在江苏,小时候跟着修补铁锅的师傅去河北邯郸,然后走丢了。”

 

但查询之后,章正应并未发现江苏省内有名为前山的地区。“我就跟他说,你是不是记错了,老家是不是叫潜山。”章正应回忆道。

 

至于为何会想到自己的家乡安徽潜山,章正应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位走失的人跟自己年龄差不多,45岁左右,“我小的时候,包括村里、县里有很多人都是铁锅修补匠,这个职业在我们这边很常见。加上他记得家乡叫前山,我推测可能是我们这走出去的,后来我就给他发了一些过去这边常用的农业用具,他说好像有点印象。”

 

章正应将这条寻人信息转发到了QQ群内,也让兄弟姐妹帮忙转发。在自己妹夫的同学群里,有人提到可能是他们村之前走丢的人。

 

“那个地方距离我们黄泥镇大概有20公里,但也都在潜山县。这个家庭的父母都不在了,只剩下一个哥哥,联系志愿者帮助采血鉴定后,最终确定就是这家人。”

 

不计得失的“傻大哥”

 

坐在电脑前查看寻亲信息,章正应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最初,他还只是转发走失信息,有人找他,他就会义务发布。因为这个,他也曾遇到过虚假消息。后来,为了核实寻亲信息的准确性,他不但要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还会打电话给当事人。

 

朋友评价章正应时,有人会用热心肠来形容,也有人会用“傻”来评价他。因为他经常不出门,很少跟人一起喝酒聚餐、打牌消遣,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对着电脑屏幕不断刷新信息。即便是之前生活入不敷出时,章正应的志愿服务也没有中断。

 

2016年,章正应被当地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前,他经营的养猪场因一场疫病,赔了个精光,从母猪到猪仔,120多头猪都因病死亡。直到去年,自己才靠着几年的务工收入和村里公益性岗位补贴正式脱贫。而根据村民讲述,无论是防洪防汛,还是今年年初疫情防控,章正应总是冲在第一线的那个人。

 

章正应(中)在村里进行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村里平时老人比较多,年轻一点的都出去打工了,我就跟村里说,需要帮忙的话随时找我,也是顺手的事情。”

 

对于傻的评价,章正应并不反感生气。他还特意把自己的网名注册成“傻大哥”,后面紧跟着的是自己的电话号码。他说,这样,人家就能更快地联系到他。

 

章正应其实也爱喝酒,但平时一般不碰杯子。只有在得知寻亲成功后,自己才会喝上一杯。

 

“这是个开心的事,肯定要喝酒庆祝下,希望以后能帮更多的人找到他们失散的家人。”

 

新京报记者 张羽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