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既要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也呼应全体国民的切身利益和关切。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而将科技自立自强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并进行专章部署,是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史上的第一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重视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突破。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社会方方面面成果的取得,科技进步都功不可没。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则是顺应新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来看,世界科技发展和竞争进入“百年未有”之新阶段,关键技术领域的角力更是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倾向。尤其是在近几年的贸易摩擦中,我们所遭遇的“卡脖子”现象,越来越让我们认清一个现实——“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换言之,过于依赖对外引进或者说全球化红利的技术升级路径,越来越难以为继,中国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的全方位突破、在全球竞争中谋求更大的主动性,就必须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新作为、大作为。


从国内来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是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根本支撑。应该看到,当前我们的产业体系正处于优化转型关键阶段,而过去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正在式微,经济发展要摘得“高枝上的果实”,必然要求形成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这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已有的科技创新成就,另一方面也表明,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力量。唯有把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立起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有不竭的内生动力。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固然是个宏大主题,这几年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也让我们愈加认识到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性。但我们不能孤立看待科技创新的价值,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也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国际竞争。


公报就明确,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很明显,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多元化的现实面向,既对外,也对内,既要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也呼应全体国民的切身利益和关切。


还有必要厘清的,是把科技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合作对立起来的观念谬误。实践已经证明,关起门来搞创新是没有出路的,中国的科技创新也从来不是封闭的。科技自立自强,只是更强调自主创新的能动性,并不等于拒绝开放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向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致辞中就强调,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愿同全球顶尖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一道,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大共性科学技术破解,加深重点战略科学项目协作。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是顶层设计上的谋篇布局,也体现其重要性。而落脚到执行中,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越突出,越要有意识地避免出现急功近利和盲目的大干快上之风。其中关键,就是要清除相关的科技体制机制障碍,为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以及创造活力的迸发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创新行为中的关系,尊重科学、产业规律。


科技创新没有捷径,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方向已明确,蓝图已绘就,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就一定能够早日立起、立稳。


编辑:何睿   校对: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