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11月5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以建校七十周年为契机,开展主题为“实践单元教学 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专题论坛。论坛对大单元教学的难点,痛点和疑点问题进行研讨。梳理已有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经验,在撬动课堂转型的基础上,为后续深入研究、持续开展大单元教学提供智力支持。

 

“教师要做教学的研究者”


东城区教师研究中心主任周林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需要我们建立核心素养为统率的育人目标体系。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突破之一,是以学科素养为纲,建立课程目标和以学业质量为标准的素养目标体系。

 

因此,周林提出,“教师要做一个教学的研究者,要对课程标准、学情、教材深度解析,并转化为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单元评价;教师要做一个课程的开发者,要把教材内容变成结构化的学习问题,学习任务,并赋予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加以解决;教师要做一个顶层的设计者,要整体构建科学统筹,从单元规划到学时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设计。教师还要做一个科学的命题者,要按照学生的思维层次目标命题,洞悉命题原则和内在逻辑。”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崔楚民介绍,十一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三个收获。首先,探索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推进策略。该校所有教师从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转型,确定了学科先行、整体推进的实践研究策略,从理念到行动,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展开。第二,老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培养了种子选手、种子团队,面临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典型经验总结经验。第三,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教研生态,建立了基于主题的学科课程。既有校内国家课程体系的建构,也有学校校本化课程,以及综合课程的建构。

 

崔楚民表示,下一步,北京第十一中学将建设基于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不断完善基于主题的学科课程,丰富跨学科、跨学段的课程研究和实践。此外,还要构建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的全要素样本资源库,建立全学段全学科、包含各学科大单元的系统,梳理教学设计案例,视频资源、拓展素材、学案设计等各方面的资源及素材的单元教学设计样本资源库。

 

化学、地理学科教师分享教学思考

 

在论坛上,北京第十一中学化学学科组长徐颖和地理学科组长谷凤芝分享了学科教学的变革和思考。

 

徐颖表示,化学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教学形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思维结构变化由最初的割裂式的关注知识的碎片化的教学学习,到体现知识和概念的功能性,形成整体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思维结构。

 

徐颖介绍,在北京第十一中学的化学教学中,对于理论性强、直观性差的知识内容,化学组展开“核心概念系统分析”的教学实践。她举例,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十一中化学老师利用了系统微观分析示意图模型,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谷凤芝从地理学科角度谈了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地理学科独特的地理视角和思想方法,是以空间、区域、综合、人地相关、动态的角度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是学生学会学习地理,增强地理学科价值认同的关键。”她表示,在学科本质的理解基础上,十一中地理组的老师还以学科核心为概念,“人地关系”和“区域”进行统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学科,认清地理的‘理’,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谷凤芝表示,核心概念系统分析,不但可以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当中的“地理实践力”,而且可以实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关系这些核心素养的无痕落地。因此,在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引领下,把课堂教学和地理实践活动进行系统整合作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是非常重要的。


新京报记者 戚望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