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刊”是我们尝试的一个新栏目。杂志期刊对不少人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抽出空闲翻一翻杂志。在这个栏目中,我们会根据近期热议的文化或思想话题,精选近期国内外杂志期刊发表的优质文章,介绍知识界的动态,同时也分享我们的观点。


2020美国大选的结果已经出炉,西方媒体与知识界如何反应?除了关于两位总统的讨论,相当数量的美国媒体也将大量的笔墨留给了当选的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卡玛拉·哈里斯是谁?她的当选一连创造了多项历史,这对美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大选结果出炉之后,“治愈”成为了很多美国媒体最爱用的关键词。无论谁会当选,美国社会已经彻底改变,类似的论调也已是美国两党多数的共识。有一群人认为,昔日激励无数人努力奋斗的“美国梦”,已经成为了美国社会日益撕裂的问题根源,其中就包括了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桑德尔如何看待英才制度的缺陷?


撰文 | 李永博


当选副总统创造多项历史,为什么这些美国人支持她?


当大多数国人把目光聚焦在下一任美国总统拜登的身上时,美国媒体并没有冷落他的搭档。 


凭此一役,卡玛拉·哈里斯创造了多项历史:她将成为首位非裔、首位亚裔也是第一位女性美国副总统。多元身份成为了解读卡玛拉·哈里斯的首要标签,同时也给她的竞选之路带来了不少麻烦。 


卡玛拉·哈里斯


今年55岁的哈里斯出生于加州,她的父母分别是印度移民和牙买加移民。从黑人大学霍华德大学和加州大学黑斯廷斯法学院毕业之后,哈里斯曾在旧金山地区长期从事地方检察官工作,2010年当选加州州检察长,2016年当选加州联邦参议员。为了获得加州华人社区的认同,她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贺锦丽”。奥巴马在任总统期间曾称她为“加州最美女检察长”,却被平权运动人士指责为不尊重女性,一度引发不小的舆论争议。 


2016年希拉里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之后,美国会不会迎来第一位女总统很长时间是2020大选的热门话题。2018年,被外界标榜为“女版奥巴马”的哈里斯与伊丽莎白·沃伦等人一同成为了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六位女性之一。在竞选党内候选人期间,哈里斯还与她未来的搭档拜登就公立学校的强制校车接送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辩论。哈里斯在民主党内的支持率一度排名前几位,最后因为资金不足在去年12月宣布退选。 


今年8月拜登在选择他的竞选搭档时,哈里斯的多元身份为她带来了很多加分。尤其在“黑人的命很重要”(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爆发以后,民主党迫切需要一位能够代表黑人与少数族裔的副总统候选人。在共和党不断就拜登年事已高大做文章之时,55岁的哈里斯有效平衡了年龄上的差异。更关键的是,相比于其他女性候选人,对方阵营在哈里斯身上找不到太多的政治把柄,这也就成为了选前民调领先的拜登“最安全”的选择。 


多元身份让哈里斯脱颖而出,但也没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时代》杂志记者Joshua Benton记录了被提名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的当天,哈里斯在“维基百科”网站上遭遇了身份认同大战。“她的父亲是牙买加裔,母亲是印度裔,跟非裔美国人有半点关系吗?”因为维基百科向公众开放了词条的编辑权,大批网友在哈里斯的词条下修订和留言。仅仅24小时内,哈里斯的人物词条就被修改了295次,同时附带了19000字的文字辩论。 


除了有色人种的身份,哈里斯也将成为美国首位女副总统。在哈里斯之前,民主党众议员拉尔丁·费拉罗曾在1984年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性副总统候选人。2008年,阿拉斯加州前州长萨拉·佩林曾搭档共和党人麦凯恩一起参与总统大选。希拉里·克林顿在2016年成为首位获得主要政党总统提名的女性。


2018年美国国会中的女性议员。


也正因如此,有色人种和女性的身份结合才让哈里斯的当选显得更具里程碑意义。Anna Kambhampaty和Cady Lang就此回顾了美国平权运动的历史。尽管1920年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女性拥有选举权,但实际的社会压迫剥夺了黑人和亚裔女性投票的权利。直到1965年,美国女性有色人种的政治权利才逐渐得到保障。又过了55年,美国才迎来第一位有色人种女性来担任副总统。


 “女性总是受到更多的社会规训”,《大西洋月刊》的Jemele Hill认为哈里斯的遭遇会让难以计数的女性感同身受,“如果哈里斯一样,我们(女性)已经习惯于因直言不讳受到批评,因为有野心和抱负而被视作威胁”,而哈里斯的成功将成为打破这些禁忌的第一步。


曾激励无数人奋斗的“美国梦”,如何激化了美国社会的日益分裂?


在美国大选白热化计票期间,一种论调成为了多家美国媒体不约而同的声音:无论谁将当选,美国已经彻底改变。拜登当选之后,不止一家媒体不为悲观地指出“拜登面对的烂摊子比想象中还要棘手”、“美国社会依旧笼罩在特朗普的阴影之下”。无需多言的是,他们的矛头全部指向日益分裂的社会现状。 


有一种批评声音在各方争论之中独树一帜,这些人认为,造成今日美国社会分裂的根源,恰恰来源于昔日激励无数人努力奋斗的“美国梦”。 


只要经过努力奋斗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美国梦”常被视为社会流动性的优良典范。“美国梦”背后寄托着一套英才制度(Meritocracy,或称“功绩主义”)的理念,它强调让更为优秀的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在教育上表现为“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原则,在工作领域则是“唯才是用”的绩效管理制度。 


需要承认的是,任何一个理想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英才制度的原则,在保障公平机会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效率。但是,英才制度为什么又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对立呢? 


早在去年9月,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丹尼尔·马克维茨就在《大平洋月刊》上发表了新书《英才制度的陷阱》(The Meritocracy Trap)的序言,解释美国的奠基性神话是如何促进不平等、消解中产阶级和侵蚀精英的。每人都想攀爬上金字塔的顶端,但上层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理想与现实的脱节让很多社会下层人士的 “美国梦”破灭,也让精英阶层为了维持对优质资源的获取,更加拼命地榨取自己,并将这种逻辑传递给自己的后代。


《英才制度的陷阱》(The Meritocracy Trap),丹尼尔·马克维茨著,2017年。


与古代精英阶层怡然自得的休闲生活不同,今日精英阶层的生活是可悲的。为了在英才制度中不断爬升,精英阶层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必须承受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 


问题在于英才制度的选拔,让社会中下层与精英阶层之间筑起鸿沟,庞大的中产阶级日益萎缩。马克维茨认为解决的办法在于打破英才制度的逻辑,优质的教育和工作资源应当向社会中下阶层倾斜,以重建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 


今年两本新书的出版,进一步地回应了丹尼尔·马克维茨提出的问题。迈克尔·桑德尔的《功绩的暴政》(The Tyranny of Merit)与David Goodhart的《头、手、心》(Head hand Heart)从不同角度批评了英才制度造成的社会对立。牛津大学教授Paul Collier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LS)上对两本新书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做出了评论。 


David Goodhart在2017年就提出了一对概念“somewhere people vs. anywhere people”来分析英才制度下社会阶层的对立状态。在英国社会,50%的人来自“somewhere”(某个地方),他们对自己生活所在地有强烈的归属感,移动能力很弱,可能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地方。还有20%-25%的人来自“anywhere”(任何地方),他们生活在大都市,受过高等教育,移动能力很强,不会执着于呆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这对概念也常被拿来同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做比较。


《功绩的暴政》(The Tyranny of Merit)迈克尔·桑德尔著,2020年。


与David Goodhart相似的是,迈克尔·桑德尔也有一组概念,英才制度下的局内人(insider)和局外人(outsider)。在英才制度下,局内人相比局外人享受了更多的特权。在劳动力市场上,局内人的结构性特权阻止了局外人的进入,这种现象常见于律师、医务人员、会计师等行业中,这些职业协会通常设置极高的入门门槛,以此限制技能水平较低的局外人进入他们的职业圈分享他们的高收入待遇。 


与此同时,局内人的天然优势又不仅限于劳动力市场。实际上大多数人心中的“美国梦”早已成为了享受特权的局内人为我们设定的叙事陷阱,一方面过分强调绩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在摧毁局外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最为可怕的是,通过特定的行业门槛设限,局内人的特权可以“自我复制”,甚至通过各种方式交还给自己的后代。在这种意义上,现代的精英阶层成为了世袭家族。尽管“美国梦”的叙事告诉我们所有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局内人早已重新放好了留给自家人的阶梯。 


作为个人主义的坚定批判者,迈克尔·桑德尔仍然继承他一贯的路径,从社群(community)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他看来,摆脱过度追求绩效的社会风气,有赖于从自我向社群的转变,有赖于从“我想要什么”到“什么更有利于公共利益”的转变。

参考资料:

Time,Anna Kambhampaty & Cady Lang, The Historic Barriers Kamala Harris Overcame to Become the First Female, First Black and First Asian American Vice President-Elect

The Altantic,Joshua Benton,The Wikipedia War That Shows How Ugly This Election Will Be TLS,Paul Collier,Snakes and ladders

The Atlantic,Daniel Markovits,Meritocracy’s Miserable Winners


撰文 | 李永博

编辑 | 李永博;王青

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