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马瑾倩)11月12日,民政部更新养老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南。记者注意到,此次更新更加强调精准防控,按照养老机构所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内无本土确诊病例发生、出现零星散发本土确诊病例但机构内无感染、高风险区域和出现院内感染三种情况,制定或修订养老机构防控指南。


区域内无本土确诊:

满足四个要求老人可直接返回生活区


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民政部制定了《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南》,将其作为养老机构所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内无本土确诊病例发生时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指南规定,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尽量安排工作人员在养老机构内居住,且尽量安排分散居住在不同房间;在外居住的工作人员上下班途中必须戴口罩,非必要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返回养老院时,当日外出返回、未去中高风险地区、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且无异常的老年人,可正常返回生活区;工作人员未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且无禁止进入情形的,可正常返岗。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需经核酸检测无异常后返院。


防护方面,指南要求有条件的养老机构,鼓励老年人开展适宜的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鼓励送餐服务,采取堂食的养老机构要分时段就餐或保持1.5米用餐距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非突发性重大疾病的,可采取上门诊视等方式保守治疗,暂不外出就医;患普通疾病急需送医的,由老年人家属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有效防护情况下陪同送医。返院后,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员无禁止进入情形的,可返回生活区和复岗,并加强防护和医学观察。


零星散发病例地区:

返院员工、老人须核酸检测无异常


零星散发病例地区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指南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要求。员工管理方面,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尽量安排工作人员在养老机构内居住”,改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养老机构内居住”,且尽量安排分散居住在不同房间。


从外地返回岗位的工作人员、外出返院老人、新入住老人等情况,由隔离观察14天,改为核酸检测无异常后才能返回岗位和生活区。并增补要求,工作人员和老年人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期间应在隔离室(区)进行隔离观察。


心理慰藉方面,增加要求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睡眠情况及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需要接受心理疏导者和心理危机高危人员,必要时及时提供心理支持服务。鼓励有需要的工作人员和老年人拨打当地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帮助。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对入住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发现心理问题风险较高的,协调专业人员提供心理干预。


内部管控方面,新增要求,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实行分区管理,各区域之间工作人员和入住老年人避免发生接触,以便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做到精准防控。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暂停老年人集中使用公共浴室。使用公共浴室的要做到分时段使用,每次只允许一名老年人使用,且用后即消毒。


此外,记者注意到,新版的高风险地区及被感染养老机构防控指南明确了老年人治愈后需返院情况的处理。指南要求,应经14天隔离观察并核酸检测正常后才能重新进入养老机构。此外,删除了“疫情期间,农村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禁止饲养禽类、牲畜、宠物”的要求。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