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三书


已是十一月。梅花又开了吧?


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流浪者,仿佛水的转世,又一次想起故乡了吧?


只要梅花还开,故乡就还在。


此时若有人自故乡来,万千心情,或许也将化作淡然一问: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01

为什么偏问梅花?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也许很爱梅花,但如果是夏天,他绝不会这样问,因为梅花开在冬天。逢人自故乡来,正当梅花绽开的季节,这样问才合乎事理。这是时令物候。


说起时令物候,我们就会想到二十四节气。节气就是寒暑的轮回变迁,是农耕时代的生命节奏。随着节气,万物开落,就是物候。人的生活在其中展开,亦融入时令物候的节奏,就叫“天人合一”。所谓“天”,即体现在四季运行中,潜在于物象中,我们称之为“大自然”。


君自故乡来,也带来了故乡。对于游子,急于听到故乡的所有消息,渴望知道故乡的很多事情。即使寒梅正当时令,可为什么于千万消息中,偏问了这一件“闲事”?


有人说这是以小见大,问了梅花,别的牵挂便不在话下。这样的解释不能说错,但不全对。


梅花真的是微物吗?诗歌,尤其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每个词都必须经得起拷问。而在诗歌中,一个词不仅具有感情意义,更有象征意义。梅花未必象征每个人的故乡,但一定象征着物候。不论南北,不论安居或远游,梅花开都会让人看见时序的流转,让人忽然惊觉岁之将暮,而下一个春天又将不远,进而看见自身仍在客途的处境。梅花的开,打开了时间之门,让一个人看见自身,梅花不重要吗?


我们还有过这样的体验。给千里之外的父母打电话时,我们会问院子里的葡萄架,问家门口的柿子树,问村口的大榕树,它们开花了吗,今年结得果子多吗,它们落叶了吗?几乎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来自心灵的深处。我想诗歌的写作正是如此,应该剔除浅层的意识,而将深层的心灵呈现出来。深层的意识,更接近人的原初本性,那常常被功利和习俗遮蔽的部分,才是我们共通的纯真。


或许一开始,我们仍很热心地问起故乡的人和事,但后来渐少渐无,不想再问,即使父母在电话中说起,我们也常常不太想听。故乡的人和事都已改变,可能已面目全非。而最无力的是,我们已厌倦了那些生老病死。


只给我说说院子里的葡萄,说说窗前的寒梅有没有开花吧。


是什么把我们和故乡联系在一起?我终于领悟并不是那些终将改变的人和事,而是仍然生长在故乡的草木物候。人事无常,梅花总在那里,只要梅花还开,故乡就还在。


黄慎《踏雪寻梅图》


02

岭上梅花催人归


《南中感怀》


樊晃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

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在唐代诗人群星璀璨的天空,樊晃是一个被遮蔽的诗人。然而他于玄宗开元时登进士第,生前亦有诗名,并与诗人刘长卿、皇甫冉等唱和。他还做过一件几乎被今人遗忘了的大事,即曾编杜甫诗为《杜甫小集》,此集乃杜诗集本之祖,史家论定樊晃为杜甫身后第一知己。


此诗的客途之感更为明显。从诗题“南中感怀”可以推知,樊晃是北方人。一个北方人在南方漂泊,什么最容易使他感怀呢?


答案依然是物候。“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古代客行也有期程,但不像今人具体到火车票飞机票一般提前预订好。大概已经过了预计的期程,所以诗人才会说蹉跎客未回,被耽延的心情可想而知。人事多阻,而物候常新。诗人眼看着时间跑到他的前面,物候不停地在催促。


南方的草四时不衰,让北方人倍感身在异域,有可供欣赏的异域风情,更有因巨大的差异而更远的遥远感。“十月先开岭上梅”,写这句诗,不是岭上梅不美,也不是岭上梅美,是才十月,岭上梅就已经开花。


农历十月大致是现在的十一月,诗中的“岭上”很难确指,但以南岭群山区域观想即可。南岭梅花先开,令客途中的诗人心惊。江头草和岭上梅,都是南中物候,都是让北方游子想家的异乡风景。但诗句不是为了写景,而是为了写风景给人的强烈并独特的感受。


梅花都开了,这一年忽然提前被过完,而诗人与家的距离,无形中又隔了两个希望之远。


徐禹功《雪梅图》(局部)


03

怎么才算是“早梅”?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北方的梅花开得迟,常常开在下雪时。发现梅花开,常常给人惊喜。如若不是为有暗香来,你会以为那是落在枝上的雪。


关于这首诗,《唐才子传》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齐己诗成之后,拿去请教诗人郑谷。他原先的第二联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罢,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恍然大悟,深为佩服,立刻叩头三拜,称郑谷为“一字师”。
客观事实应当是昨夜数枝开,可是诗需要如此客观吗?不客观就不真实了吗?我们应该区分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新闻报道讲求客观公正,文学创作则可以虚构加工,这正是“创作”之所在。从数枝中提炼出一枝,这个鲜明的形象更能给人以“早”的感受,不能说这就不真实。因为昨夜一枝开并非不可能。真实不是照搬现实,而是来自现实的内蕴物,即使现象的罗列,也绝不存在所谓纯客观的罗列。


北方的梅花开在冬至后小寒时,此时天气进入最冷的数九,但大地的阳气已悄悄发动。梅花应阳气而生,开在二十四番花信的最前头。当万木冻欲折,唯独梅感地气之暖而回。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写梅之色与香,有些孤芳自赏。如此高洁芬芳的梅花开在村野,它的美是不是被浪费,是不是有点惋惜?对于梅,这不是个问题;对于看梅的人,可以是个问题。


齐己是晚唐诗僧,俗名胡德生,早年曾有志于仕进,然科举失利,后出家为僧。“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望春台是众人游览赏春的地方。如果此诗作于早年,那最后两句便是托物言志;如果作于出家之后,那么可以视为对梅的怜惜。想象一天清晨,诗僧走出寺院,在茫茫雪地上漫步,忽见前村早梅绽放,欣喜而成诗。我偏爱诗僧的故事。


王冕《南枝春早图》


04

幸好你没有寄梅花来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这首诗的题目很长,杜甫交代了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即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前因是裴迪先给他寄了一首诗。那首诗是裴迪在蜀州东亭送客时,正好逢着早梅而起相思,于是写给他的。杜甫以前两句作为回应,“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当时杜甫在成都,与裴迪所在的蜀州相去百里许。他们离得并不远,但俱因战乱自长安而来四川,而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杜甫设身处地想,梅花如何触动裴迪的诗兴,又如何令他对雪相忆,如同发生在自己身上。当我写你在如何想念我,我说的其实是我如何想念你。


杜甫说早梅触动你的诗兴,这多么像何逊折梅寄友,见梅花开就见到春天,你怎能不感怀?然而幸好,你没有折一枝寄来,你若寄来,岂不惹我更伤岁暮,而看着梅花,岂不更乱我的乡愁?这一连串的后果,不堪设想啊。


看哪,浣花溪边,一树梅花即将爆炸,它们巨大的压力,正在不舍昼夜地催生我一头白发。


梅在这首诗中不受欢迎,如同那些不相干的春天,如同那些个莺莺燕燕,都会引发诗人心中一座活火山。这就是裴迪寄梅花诗的后果。二人赠答,互为因果,互相印证。


此诗被明代诗人学者王世贞鉴定为“古今咏梅第一”,即最好的咏梅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吗?分明句句都是作者自己在抒情。但情因梅发,因梅开而陡然逼近了岁暮,霎时泛滥了乡愁。咏物而不著色相,如九方皋相马,得其内而遗其外也,或可称咏物之最高境界。


弘仁 《梅花》


05

长作去年花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忆梅,这个诗题很美,好像梅是一个人。


李商隐诗的语感往往很美,都很有味,可供涵咏滋味。“定定”是当时的口语、俚语,用在此处却意外地典雅,且与“依依”完美呼应。


“定定住天涯”,义山说的是自己。“定定”是个俗词,俗词是套话冗语,但在这句诗里,它表达的却是真切的生命感觉和情绪。你可以去考证他当时在哪儿,但不管在哪儿,总归在他的感觉中,他是在天涯。难道世界上真有地方远在天涯吗?如同故乡,天涯也是一种诗歌心理。


因为在天涯,所以“依依向物华”。物华即春天草木的欣欣向荣,对于一个定定住天涯的人,物华就是可以把心贴上去的家。如果知道那时诗人已没有了家,“依依”便会让我们更觉诗人的孤单可怜。


春天的繁花,让他想起了梅。“寒梅最堪恨”,“恨”是遗憾,不当作“怨恨”。若细思极究,遗憾或许促生怨恨,人的感情当然不是泾渭分明。遗憾中夹杂着怨恨吧,不妨这样解。


梅花先春而开,望春而凋,是不是让人联想到“早秀先凋”的命运?李商隐的人生际遇的确如梅,少年早慧又得遇贵人,且早登科第,然而接下来却没有顺理成章地飞黄腾达,相反时时处于党争夹缝中的两难境地,以及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流离入川之后,他完全自我消隐,克意事佛,每天打钟扫地,自称“清凉山行者”。


文本与作者之间存在“互文”关系,文本与文本之间也是如此。此诗可与义山的另一首诗《十一月中旬扶风界见梅花》参看,也写梅花,其中有句:“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最后的“长作去年花”,仅此一句,亦足耐寻味。你可以说梅花开得最早,因为太早,所以梅花永远属于去年,属于过去。梅花永远错过春天的盛宴,这是命中注定的遗憾。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三书;编辑:张进;校对:李世辉。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