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量,回款又这么有保证,快,请签上!”11月25日,在山东首批药品省级集中带量采购的“砍价”现场议价专家上演了一段“灵魂砍价”。据介绍,这是山东历史上首次开展全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通过竞价和专家现场议价,39个药品产生拟中选结果,涉及73家企业的160个产品,药品平均降价67.3%,最高降幅98.6%。

 

通过一次集中带量采购的“灵魂砍价”,就让中标药品实现平均降价67.3%,这背后是否说明当前我国一些药品价格太过“虚高”?还有没有降价空间?

 

这一切,还得从“专利悬崖”说起。“专利悬崖”是经济学上主要用来描述药品专利保护到期后销售收入一落千丈的现象,即一个新研发上市的药品,在专利保护到期之后,市场上就会出现更多的仿制药,供给增加导致原药品价格出现悬崖式降低。由于药品是患者使用的必需品,“专利悬崖”在保护医药行业创新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行业竞争,降低老百姓的医疗成本。欧盟委员会的报告预测,在仿制药推出两年后,药品的价格会平均下降40%。印度在仿制药领域独领风骚,“专利悬崖”现象表现突出,老百姓用药成本较低。

 

虽然目前我国有仿制药上市,但“专利悬崖”现象迟迟未到,使得药品价格存在“虚高”成分。有研究者指出,首仿药定价一般为原研药的7折,二仿、三仿依次打折。但绝大多数原研药并没有因为价格昂贵而降低销售收入,相反原研药的销量却稳步上升。

 

我国医药行业“专利悬崖”现象表现不突出,除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等一致性评价外,还有一个因素是药品招标采购、价格管理和医保支付等管理体制因素,使得医院和医生更倾向于向患者推荐更高价格的原研药。

 

在首批冠脉支架国家层面集采把心脏支架从1.3万元砍到700元后,山东又通过省级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价格,说明医改措施在各地逐步落地,特别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以及操作过程中采取联盟采购、落实采购方主体责任等方式开展了触及商家灵魂的谈判砍价,让一部分药品的虚高价格回归本位,体现了医改新成效。

 

2016年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促进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品能够一致,临床上与原研药品可以相互替代,为节约医药费用、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紧接着2018年出台《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在4+7城市开展药品带量采购,实施量价挂钩。

 

带量采购能够促使药品降价,让“专利悬崖”现象初显。这主要是:一是通过合同约定采购量,让药企能够提前锁定销售量,并且基于销售量确定竞标价格。在量大的前提下,规模效应促进生产成本降低,让利患者。二是通过集中和阳光采购,有效降低药企的销售费用,特别是有助于解决市场诟病的“带金销售”模式。比如在集中带量采购模式下,药企无需与具体的医院和医生打交道,也不需要通过医生开处方提高销售量,这样就减少药品的回扣等成本,促进药品以更真实的价格到患者手中。

 

由此看出,一致性评价确保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带量采购则让仿制药和原研药在统一平台上竞争,并且有效消除药品销售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使得“专利悬崖”现象初显,有力促进了部分药品价格回归本位。相信,随着医疗保障改革诸多措施的落地,“灵魂砍价”将会持续上演,也将进一步消除医药产品的不合理费用,让“专利悬崖”尽可能显现,给老百姓带来更多改革红利。

 

木丁(财经评论人)编辑 陈莉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