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北方树木凋零,寒冬将至,可在云南西畴县,万木依旧葱郁,阳光和煦。29岁的佘学仙在居民社区的一个车间里装配电子零件。

 

新京报记者跟随国务院扶贫办采访团,回访2019年4月就已整体脱贫摘帽的西畴。在当地的异地扶贫搬迁社区内,记者看到很多像佘学仙这样的村民,在社区开办的扶贫车间里工作,在新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阳光照进客厅,看着就开心”

 

佘学仙是西畴县异地扶贫搬迁的村民,住进了安置小区,并在新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砖红色外墙,灰色楼顶,23栋排列有序的6层楼房,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小区,如果放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这个小区未免显得寒酸了些,但这里是来自9个不同乡镇、423户贫困户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新兴社区。

 

告别大山深处低矮湿冷的平房,住进崭新的楼房,心情自然不一样。“从前我们住的都是平房,一到冬天就会比较阴冷。自从搬进了楼房,每天阳光能直接照进客厅,看着就开心。”村民佘学仙说。


423户贫困户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新兴社区。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仅仅改善了居住条件,只是扶贫搬迁的第一步,“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才是最终目标。新兴社区书记张文明表示,群众搬迁后,如何增收脱贫才是关键。为此他们在社区内开办扶贫车间,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有工可做。

 

“做梦也想不到有今天的好日子”

 

新兴社区紧邻兴街镇的两条主干公路,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23栋6层高的小楼里,村民按照家庭人数,每人交纳1800元后就搬进了7种大小不同户型的房子。

 

今年29岁的佘学仙原先住在鸡街乡龙老村,那里土地石漠化严重,种地的收入无法满足一家之需,只好放弃耕种,一家人靠她和丈夫在外打工挣钱。2018年,通过易地搬迁,一家人来到新兴社区。


佘学仙在扶贫车间内做工。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佘学仙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她说,以前儿子上学在县城,每次从家到学校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不一样了,走几分钟就到学校了。不仅儿子方便了,我们买东西,出去办事都方便了不少。”

 

在社区的一角,三个红字“调解室”颇为醒目。张文明解释称,这是为了解决邻里之间矛盾而专门设立的,“我们这边有来自9个不同乡镇的建档立卡户,大家的民族、生活习惯等都各不相同。为了大家和睦相处,就建立了这个调解室,帮助街里街坊度过搬迁的适应期。”

 

社区内建有活动中心,不少老人三五成群,聚在这里聊天,小朋友在这里嬉戏。开办食堂,专门为老人和孩子备餐,每天三菜一汤,既丰盛又健康。设立劳动力培训室,为建档立卡户提供学习一技之长的地方。


“做梦也想不到有今天的好日子。”佘学仙说。

 

西畴县山大石头多,人均耕地少。为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西畴县因村因户差别化施策,易地扶贫搬迁是其中重要一环。据介绍,新兴社区建于2018年,安置点占地面积98.82亩,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3户1725人,其中2017年搬迁安置291户1195人,2018年新增搬迁安置132户530人。

 

“下楼就能上班,太方便了”

 

搬迁只是解决住房保障问题,如何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脱贫才是关键。张文明表示,社区内还专门开设了扶贫车间,让社区内的建档立卡户都能在家门口有工可做。这个车间今年9月投产,共提供500至800个工作岗位。

 

说是车间。其实是一个小型的电子元件加工厂,位于小区内的一侧。中午时分,车间内还是一派繁忙景象。主要是制作一些电子小零件,易学、易操作。记者看到,在这里工作的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女性占据8成,佘学仙便是其中之一。


扶贫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得知社区开办了扶贫车间,佘学仙便报名参加。10月中旬开始工作,到11月底的时候,佘学仙就可以熟练地进行零件装卸工作,“下楼就能上班,太方便了。每月工资是按件计费,做得越多赚得越多,目前还没有发工资,保守估计有3000块钱。”

 

除了扶贫车间,新兴社区还重点围绕劳务输出、经商创业、公益性岗位、入股合作等,采取各种办法保证搬迁群众就业。张文明说:“我们西畴县早在去年已经完成了脱贫的任务,现在是巩固脱贫的时期,社区用了很大的精力帮助大家寻找就业机会,让大家能够增加收入。”

 

张文明介绍,目前,社区内安置点共有劳动力865人,组织外出务工675人,入股合作204户,公益性岗位安置99人,兜底保障856人,引导自主经商创业12人。

 

新京报记者 李傲

编辑 唐峥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