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陈维城)12月2日,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2020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二》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整体销售额与去年同期近乎持平,但售价平均降幅达到2.1%。长期来看,“双速增长”将会延续,高端化和追求性价比两大趋势将同时并存。


报告指出,今年年初,疫情迫使谨慎的消费者开始囤积必需品,寻找低价商品, 暂停任何不必要的消费,导致快速消费品整体支出大幅下滑。整体上,快速消费品支出的确在二三 季度实现恢复,但是,近期的增长不足以抵消年初的大幅下滑。今年之前,销售额已经连续3年取得5%以上的增长,然而在今年前9个月,销售增幅几乎为零。


销量的增长率与2019年持平,稳定在2%,造成销售额零增长的最大原因是平均售价的大幅降低。 2020年前三季度售价平均降幅达到2.1%,原因是消费者购买的中低端产品数量增多,同时也增加在线上渠道的购买量,享受线上渠道经常推出的促销活动。与2019年3.4%的增长相比,今年平均售价增速落差达到5%以上。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布鲁诺(Bruno Lannes)表示,“新冠疫情对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信心的巨大改变,消费者表现出更为谨慎的消费态度和对促销活动的热情追捧。在这种消费行为改变下,我们认为‘双速增长’的趋势将会延续,追求高端化和重视性价比两大趋势将同时并存。”


研究显示,部分品类表现出强劲的增长。例如,在消费者囤积家庭必需品的需求推动下,家庭护理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9%。伴随健康生活理念持续升温和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日益增加,碳酸饮料品类的销量上涨了16%。


此外,包装食品下跌了3.4%,饮料下滑4.1% 。由于消费者在封城期间和初步恢复阶段大量囤积方便面、冷冻食品和其他主食类产品,包装食品的销量增长7.2%,是2019年同期的三倍有余。而饮料品类则由于社交消费场景的减少,销量下降了1.6%。


研究表明,在疫情早期及恢复阶段,中国消费者纷纷转向线上渠道。疫情期间,O2O渠道通过3种主要模式,在食品和非食品品类的销售额占比增长了5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的快速消费品销售额中,电商渠道占比达到26.7%,较2019年上升4.8%,导致大卖场和杂货店渠道相应缩减。


“近年以来,许多新的销售渠道纷纷涌现,比如社交电商,线上直播、O2O模式等。”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虞坚表示,这些新兴的渠道已经成为零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长带来新的机会。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