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年的意见收集和政策调整,今天(12月7日),《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与《〈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正式发布,从明年起北京将开始实行摇号新政。


快览版——


明年指标预计仍是10万个。“新政”增加以“无车家庭”为单位摇号和积分排序的指标配置方式,一个“无车家庭”由主申请人和他的家庭成员组成,总人数至少为2人,可以共同申请指标的家庭成员范围限定在配偶、子女及双方父母。所有的成员及其配偶名下不能有北京市牌照的小客车。


“新政”提出,1人名下拥有多辆在北京登记的小客车的,车辆更新时可以选择其中1辆申请更新指标,其余车辆不予办理更新指标,但允许车主向其名下没有北京登记小客车的配偶、子女、父母转移登记多余的车辆。


对于“油改电”的号,“新政”明确持普通小客车指标购置的新能源小客车在出售、报废后,仍然可以申请普通小客车更新指标。


“新政”调整了指标申请和配置的时间安排。由每年配置六次改为配置三次,其中五月配置新能源指标,六月、十二月配置普通指标。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落地的“摇号新政”有所调整:对“每年80%的个人新能源指标优先向‘无车家庭’配置”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并设置三年过渡期,明年将有60%的个人新能源指标优先向“无车家庭”配置;2022年度该比例调整为70%;2023年度及以后该比例调整为80%。”


想了解更多,

请继续阅读下面14个问题


问题1

无车家庭要满足哪些条件?

主申请人须有驾照,其他人可以无驾照

新政明确了无车家庭的定义。一个“无车家庭”由主申请人和他的家庭成员组成,总人数至少为2人,可以共同申请指标的家庭成员范围限定在配偶、子女及双方父母。所有的成员及其配偶名下不能有北京市牌照的小客车。主申请人代表整个家庭来申请指标,并且作为指标的持有人。 


据了解,申请“以家庭为单位”配置指标的无车家庭主申请人及其他家庭成员须满足以下条件:主申请人执行目前的规定,应为北京户籍或持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或有北京市有效居住证且近五年连续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名下无京牌车、有驾照;其他的家庭成员应为北京户籍或持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或有北京市有效居住证且近五年连续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可以无驾照。


问题2

家庭成员范围是什么? 

“家庭申请人”范围限定在配偶、子女及双方父母的范围内


配偶、子女、父母作为联系最为紧密的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血缘、婚姻等亲属纽带更为牢固,有着良好的共同生活起居基础,其亲属关系和权利义务也有着更为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在宪法、婚姻法和将于明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均有明确规定。 


因此,新政将可以共同申请指标的家庭成员范围限定在配偶、子女及双方父母。此外,综合考虑小客车的出行效用、乘员空间、拥车用车便捷性等因素,将“家庭申请人”限定在前述范围内,能够保障更加合理的出行需求。


问题3

家庭总积分如何计算?

每个人的积分均由两部分组成


家庭申请人中包含家庭主申请人的配偶的,家庭总积分公式:家庭总积分=【(主申请人积分+配偶积分)×2+其他成员积分之和】×家庭代际数

 

家庭申请人中不包含主申请人配偶的,家庭总积分公式:家庭总积分=(主申请人积分+其他成员积分之和)×家庭代际数

 

补充说明:每个人的积分均由两部分组成:基础积分(主申请人为2,其他成员为1)+阶梯或轮后积分(若此前未参与摇号或轮后则无此项积分)。


问题4

如何判断父母、子女是否可以加入申请?

主要看是否无“京牌”车


目前正在以个人名义参加指标配置的申请人,如果想转换为以家庭为单位申请指标,有配偶的,首先判断配偶是否符合“名下无北京登记的小客车”及“住所地在北京的个人”两个条件,符合这两个条件了,夫妻就可以共同以家庭为单位申请指标;没有配偶的可以考虑和子女或父母共同申请,当然,有配偶的也能和符合条件的子女或双方父母共同申请。 


判断父母是否可以加入申请,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名下是否有北京登记的小客车,只要一方名下有北京登记的小客车,双方都不符合条件;如果双方均无北京登记的小客车,再看是否符合“住所地在北京的个人”条件,符合的一方能加入申请(不要求双方均满足才能加入申请)。 


判断子女是否可以加入申请,除了要符合“名下无北京登记的小客车”及“住所地在北京的个人”两个条件外,还要看子女的配偶拥有北京登记的小客车情况,配偶有北京登记的小客车的,子女不能作为家庭申请人。


问题5

以无车家庭申请后有哪些限制?

所有成员十年之内不得再参加指标配置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申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摇号后,所有参与的家庭成员就不能同时再以任何形式申请指标。另外,“无车家庭”获得指标后,所有成员十年之内不得再参加指标配置。


此次政策优化调整将要求家庭申请人要共同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守信承诺,并将承诺履行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问题6

是否可以组成多个“家庭”申请指标? 

可以,但作为一个家庭来申请,获得指标的概率更高 


如果配偶、子女及双方父母均符合相应的资格条件,这是可以共同以家庭为单位申请指标的最大范围。当然,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多名成员符合作为家庭主申请人的条件,是可以组合成多个家庭来申请指标的,不过,作为一个家庭来申请时,家庭申请人越多,家庭总积分就越高,获得指标的概率也更高。


问题7

哪些“无车家庭”的中签倍率更高? 

夫妻都在摇号、家庭成员在摇号池中人多,有老有小


政策优化调整引入了家庭积分的概念并合理设置积分规则。在普通指标配置时,通过家庭积分赋予“无车家庭”远高于个人的中签概率;在新能源指标配置时,除分配给单位和营运车的指标配额外,2021年首先拿出60%的指标,根据家庭积分高低向“无车家庭”优先配置。 


在计算个人积分时,对家庭申请人以往参与过摇号的次数或轮候的时间均转换为积分进行累加。计算家庭总积分时,一是充分体现夫妻作为家庭核心成员的因素,夫妻双方都在摇号的中签倍率高;二是家庭成员在摇号池中人多的中签倍率高;三是家庭有老有小、代际数多的,中签倍率高。


问题8

一人多车者如何向配偶、子女、父母过户车辆?
受让方无需指标证明文件


在推动个人名下第二辆及以上在北京登记的小客车有序退出方面。“新政”提出,1人名下拥有多辆在北京登记的小客车的,车辆更新时可以选择其中1辆申请更新指标,其余车辆不予办理更新指标,但允许车主向其名下没有北京登记小客车的配偶、子女、父母转移登记多余的车辆,受让方无需指标证明文件,配偶需满足婚姻存续期满一年;子女和父母要符合“住所地在北京的个人”、亲属关系存续期满一年的条件。


问题9

什么时间可以申请将车辆转移给近亲属?

每年有两个时间段


个人名下有2辆及以上北京登记的小客车的,明年起可以通过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网站线上提出申请,向符合条件的配偶、子女、父母转移登记车辆。申请时段为每年1月1日至3月8日、8月1日至10月8日。提交申请后,经公安、民政等部门审核通过,即可到公安交管部门办理车辆转移登记。


问题10

名下多车的人是否可以不办理转移,自己租售?

不可,一经查实将收回指标 


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名下多车的个人只能申请一个更新指标。小客车指标作为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应当确立“每人最多可以保留1个指标”的原则。而车辆作为个人财产,车辆所有人可以一直使用到报废,需要更新时可以选择其中一辆申请更新指标。

 

对于利用一人名下多车非法租售指标、通过婚姻登记有偿转移指标的行为,指标调控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管和司法部门加强打击,一经查实将收回指标,已经购置车辆的,将纳入黑名单不予办理更新指标。 


问题11

夫妻间车辆变更登记有何限制条件?

婚姻存续期需满1年 


为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有效打击利用或违反指标管理措施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高行为人的违法风险和成本,维护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的严肃性,政策规定在办理夫妻间车辆变更登记、离婚析产车辆转移登记时,需满足婚姻存续期满1年的条件;个人名下有2辆及以上北京登记的小客车的,在办理向配偶、子女、父母转移登记车辆时,受让方与车辆登记所有人的亲属关系存续期也需满1年。启动实施后,将借助婚姻、人口信息大数据进行严格审核。


问题12

明年会增加小客车指标吗?

计划不作调整,仍为10万个 


明年小客车配置指标数量计划不作调整,仍为10万个,其中,普通指标4万个,新能源指标6万个。年度增长数量和具体配置比例,将按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向社会公布。


问题13
更新指标还有时限要求吗?

已取消,但申请获得更新指标后,指标有效期仍为12个月 


已经取消了申请更新指标的时限要求。原政策规定,申请小客车更新指标的,须在车辆办理完成转移、注销登记之日起12个月内提交更新指标申请,逾期未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取消时限后,将方便市民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申请更新指标的时间,也有利于进一步放缓机动车增长。需要提醒的是,一旦申请获得更新指标后,指标有效期仍为12个月。


问题14

单位小客车指标申请有何变化?

新增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条件申请指标 


针对单位小客车指标申请方面,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增加了制造业企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条件申请指标。 


据了解,此前单位小客车指标进行分配时是根据企业纳税额,本次调整后,注册在北京的制造业企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上一年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当年可以申请一个指标,每增加2000万可增加申请一个指标,年度申请指标的上限不超过12个,在上限范围内可全部申请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如果申请普通车指标不能超过6个。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李玉坤 樊一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