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戴轩)疫情期间,公众出入医院、商场、写字楼等场所常被要求扫描健康码。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近期印发通知,提出在低风险地区,除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外,一般不应查验健康码。


新文件放宽健康码查验要求 医院防控仍较谨慎


今日(12月10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该文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下发。


《通知》对健康码的查验提出明确要求。疫情期间,商场、写字楼、医院等场所要求公众出示或扫描健康码,《通知》提出,在低风险地区,除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外,一般不应查验健康码。


国务院小程序显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东山街道为高风险;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北山街道、南区街道、兴华街道,扎赉诺尔区第三街道、第四街道、第五街道为中风险;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崔家店华都云景台小区及底层商铺、郫都区郫筒街道太平村、唐昌镇永安村8组为中风险。


哪些属于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通知》中没有明示。记者了解发现,医院的防控要求普遍较严格。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官方挂号平台上明确,患者和家属来院时,应当准备好北京健康宝或国务院行程码。华西医院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为低风险地区,同样要求患者出示健康码。


健康码应“一码通行” 老年人可采取替代措施


《通知》还提出实现健康码“一码通行”。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切实方便人员出行和跨省流动,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近年来,老年人被现代化防控手段“困住”的事件屡有发生。《通知》提出,对于老年人等不使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可采取识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亲友代办或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健康码等替代措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在入口处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防疫健康码、协助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加细致适宜的服务。


此外,《通知》还要求强化行业内“一码通用”。各地要按照国家制定发布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规范应用,重点解决医疗健康服务“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问题。鼓励各地以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码为抓手,推进实名制就医,探索以身份证号码为主索引,其他证件号码为补充,加强居民卫生健康身份标识与使用管理。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替代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卡,拓展在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在线信息查询、健康教育、血液管理等领域的使用,逐步实现卫生健康行业内一码通用。对老年人、儿童等群体,要合理保留线下人工服务,切实解决智能技术障碍。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