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徐美慧)今天(12月11日)上午,2020年度责任规划师年终总结交流会在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召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陶志红表示,目前北京市共签约了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覆盖了318个街道、乡镇和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据介绍,责任规划师是由区政府选聘的独立第三方人员,为责任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

 

为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年5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在北京市街乡镇中推行责任规划师制度,以专业力量助力基层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协助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细化治理平台。

 

责任规划师今年共开展调研工作2027次,提供技术咨询1566次

 

陶志红介绍,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一年半以来,北京已有15个城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责任规划师聘任并开展了具体工作,共签约了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覆盖了318个街道、乡镇和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其中,东城区、海淀区完成了新一轮的团队续聘与更新工作。密云区正在开展首次选聘工作。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6个责任规划师团队,覆盖了148个新增的街道、乡镇和片区。

 

陶志红表示,一年多以来,各区结合自身实际,从责任规划师的团队选聘、工作定位、组织方式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格局和实践成果。

 

据介绍,根据责任规划师的工作统计,2020年,责任规划师共开展调研工作2027次,提供技术咨询1566次,参与项目设计592个,组织公众参与682次。

 

陶志红说,通过一年半的实践探索,责任规划师制度已逐步成为市区各级部门推动城乡规划实施与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诸多一线团队通过持续的实践创新,探索形成了多元化、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

 

她举例介绍,海淀区紫竹院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成功实现了儿童参与小微空间改造,专家与公众携手共创,推进城市规划实施与精细化建设;朝阳区三里屯中外责任规划师联手把脉交通治理,搭建多元协作平台,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与实施性;以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为代表的“美丽院落”公共空间提升项目,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力量,破解城市建设与民生保护的现实困境;朝阳区双井街道依托技术,助力规划理念落地与常态化跟踪维护,通过微空间•向阳而生试点之一“井点”的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引导儿童友好与无障碍理念的微空间更新实践……“这些实践探索,为全市责任规划师制度推进、城乡规划转型、专业力量助力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责任规划师将对拆违空间再利用进行试点工作

 

未来,北京将发挥全市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的“基层前哨”作用和创造力,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作用,着力推进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抓好老旧小区、危旧楼房、老旧厂房和棚户区改造,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健康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努力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希望未来各责任规划师团队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规划实施调查研究,主动研提规划实施政策建议,监督规划落实,并参与规划动态维护,进一步发挥责任规划师平台的即时性、网络性、专业性优势,融入相关部门规划实施工作体系。”陶志红说。

 

此外,陶志红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围绕微空间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拆违空间再利用、控规编制、核心区控规实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名城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政策研究与实施评估等相关工作,选择试点,探索责任规划师参与规划实施的工作路径。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